鲦鱼
《中华本草》:鲦鱼
拼音注音
Tiáo Yú
别名
鮂、黑鰦、白鲦、餐鱼、参鱼、肉条鱼、白漂子、鲹子、青鳞子
英文名
fish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《纲目》:鲦鱼生江湖中,小龟也,长仅数寸。形狭而扁,状如柳叶。鳞细而整,洁白可爱,性好群游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鲦鱼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miculter lcucisculus (Basilewsky.)
原形态
鲦鱼,体细长侧扁,背部轮廓几乎成一直线,腹部略弯凸。自胸鳍基部至肛门,腹棱完全。头呈三角形略尖。口端位,斜裂。眼位于头的前部。下咽齿3行,圆锥形,末端尖成钩状。鳞耙15-20。侧线鳞45-57,侧线完全,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,成一角度,沿腹侧行至臀鳍其部处复又向上弯折,然后沿着尾柄中线直达尾鳍基部。背鳍3,7,具有光滑的硬刺,其长约为头长的2/3,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。胸鳍不达腹鳍,腹鳍不达肛门。臀鳍3,11-14。尾鳍深叉。全身银白色,体背淡青灰色,尾鳍边缘灰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中上层鱼类。栖于河流、湖泊沿岸水体上层,是极常见的小型鱼类。杂食性。从春至秋常集群于沿岸浅水区游动觅食。资源分布:除我国西部高原外,其作地区的诸河流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均有分布。
形状
四季均可捕捞,捕得后,除去鳞片及内脏,洗净,鲜用。
性味
味甘;性温
归经
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温中止泻。主胃脘冷痛;肠寒泄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100-200g。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暖胃,止冷泻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鲦鱼
拼音注音
Tiáo Yú
别名
鮂、黑鰦(《尔雅》),白鲦(《毛诗笺》),参鱼、肉条鱼(《尔雅翼》),鲹鱼(《纲目》),白漂子(《黑龙江流域鱼类》),鲹鲦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淡水鱼类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鲤科动物鲦鱼的肉。
原形态
体细长,侧扁,背部几成直线,腹部略凸。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。体长约15厘米左右,头尖,略呈三角形。口端位,口裂向上倾斜。眼位于头的前部。鳃耙15~18。下咽齿3行,圆锥形,末端尖而带钩形,侧线鳞45~57,侧线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突然向下弯折,成一明显的角度。背鳍Ⅲ7,具有光滑的硬刺,长约为头长的2/3,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。胸鳍不达腹鳍;腹鳍不达肛门。臀鳍Ⅲ11~14。尾鳍分叉深,下叶较上叶略长。体背部淡青灰色,体侧及腹部银白色,尾鳍边缘灰黑色,其它鳍均为浅黄色。
生活于河流、湖泊中,从春至秋常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,行动迅速。食物主要为藻类、高等植物碎屑、甲壳动物及昆虫等。产卵期约在5~7月间。冬季潜居于深水层。
生境分布
分布很广,我国南北各河流、湖泊中均有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温,无毒。"
归经
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肠、胃、心。"
功能主治
《纲目》:"暖胃,止冷泻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牡丹子
- 落花生枝叶
- 峨屏草
- 猫眼草
- 罗汉果
- 燕麦草
- 白竻薳
- 铁篱巴果
- 小牛力
- 蔓荆子
- 鳞始蕨
- 峨眉紫金牛
- 通天草
- 金盏菊
- 毛木通
- 马扫帚
- 兰花参
- 竻苋菜
- 驱风通
- 白花丹
- 九头妖
- 九牛造
- 接骨风
- 藤乌头
- 通光散
- 甜瓜皮
- 金钮扣
- 金雀根
- 羊蹄肉
- 蓝叶藤
- 僵蛹
- 瓜子藤
- 花椒叶
- 芡实叶
- 绿段草
- 南瓜根
- 半边藕
- 阳起石
- 鞘菝葜
- 青江藤
- 细叶桉果
- 绿南星
- 通骨消根
- 铅粉
- 禹余粮
- 木竹子皮
- 刺芫荽
- 通泉草
- 铁灯兔耳风
- 虎杖叶
- 止血丹
- 锯鲨卵
- 紫筒草
- 驱虫斑鸠菊
- 大果巴戟
- 斜叶榕
- 青头雀
- 小蕨萁
- 锈钉子
- 刺果藤
- 紫茉莉根
- 青蒿根
- 青骨藤
- 面头叶
- 小赤麻
- 青活麻
- 土远志
- 炸腰果
- 金爪儿
- 铜锣七
- 鬣羚骨
- 冬葵子
- 竹鼠油
- 竹叶莲
- 星色草
- 金叶柃
- 白花菜
- 百蕊草
- 倒触伞
- 美舌藻
- 峨参叶
- 常山
- 辣椒头
- 土丹参
- 催乳藤
- 刺天茄
- 甜瓜叶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铁浆
- 胡萝卜子
- 粳米泔
- 塘虱鱼
- 毛连
- 鹅观草
- 铁牛钻石
- 土丁桂
- 米麦麨
- 菖蒲叶
- 兔耳子草
- 鹗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