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树叶
《*辞典》:铁树叶
拼音注音
Tiě Shù Yè
出处
《药性考》
来源
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朱蕉(《南越笔记》),又名:铁树(《岭南杂记》),朱竹(《南越笔记》),铁连草(《家宝真传》),红叶铁树、红铁树。
直立、粗壮灌木,高1~3米,单干或少分枝。叶聚生于茎顶;披针状椭圆形至矩圆形,长30~50厘米,宽5~10厘米,多脉,先端渐尖,基部狭而成一有槽、阔脚、抱茎的柄,绿色或染紫红。花近无柄,互生于分枝上而成一广阔的圆锥花序,长约30厘米,淡红色至青紫色,间有淡黄的;花长约1厘米;花柄基部有总苞状的苞片3枚;花被管状,6裂,裂片狭,直立,约与管等长;雄蕊6;子房3室,每室有胚珠4~6颗。果为浆果。花期夏月。
本植物的花(铁树花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酚类、氨基酸、糖。
性味
甘淡,凉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淡,微寒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苦,寒。"
③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甘,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止血,散瘀。治痢疾,吐血,便血,胃痛,尿血,月经过多,跌打肿痛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治一切心胃及气痛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散瘀止血,活筋骨中血。治下血、吐血,煎肉食。跌打肿痛,同原酒糟敷之;加葱头、醋敷之,拔一切毒风、酒风。"
③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痢证。"
④《陆川本草》:"解热毒,凉血,止血。治痢疾,肠出血,尿血。"
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肺结核咯血,先兆流产,月经过多,尿血,痔疮出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赤痢:铁树叶一两,石榴皮三钱,马齿苋一两,银花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陆川本草》)
②治大便出血:铁树叶一两,猪精肉四两。煮服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蜥蜴
- 红叶木姜子根
- 沙糖木
- 红树果
- 揉白叶
- 鳖胆
- 芥蓝
- 梓树
- 鼠舌草
- 皱叶鼠李
- 朱砂七
- 橄榄露
- 黑细辛
- 海莲叶
- 光果南蛇藤
- 佛肚花
- 大荨麻
- 丁香油
- 白饭树叶
- 水金凤
- 黑皮跌打
- 枸骨子
- 石胆草
- 飞蛾七
- 蝮蛇骨
- 鸭跖花
- 朱砂莲
- 菰
- 青叶胆
- 圆叶白杨树
- 石上柏
- 香菊
- 粘人花
- 粟糖
- 金露梅
- 苒苒草
- 麒麟菜
- 荛花
- 金钱参
- 石榴根
- 水慈姑
- 风藤草
- 青兔耳风
- 狗爪豆
- 忍冬藤
- 黑蚂蚁
- 槐叶苹
- 钝齿青荚叶
- 青头雀
- 软丝藻
- 东北羊角芹
- 羽萼
- 锯叶竹节树
- 锯齿草
- 薏苡仁
- 蛇尾草
- 红石耳
- 石桢楠根
- 人参子
- 凤凰毛
- 方榄
- 水马齿苋
- 毛莲蒿
- 白马阴茎
- 七鳃鳗
- 石栗叶
- 羊屎果树皮
- 鸭脚木
- 香花刺
- 红叶树子
- 鼻烟
- 铁皮石斛
- 中华石楠
- 血散薯
- 瓜蒌
- 薜瓣
- 两指剑
- 网脉山龙眼
- 退血草
- 小一口血
- 石灰华
- 水毛射
- 红子根
- 水红木根
- 石岩鸡
- 水红木叶
- 兴安毛连菜花
- 蒒实
- 水龙骨
- 水田七叶
- 水栀根
- 海白石
- 水榕木根
- 水红花子
- 水边指甲花
- 三七花
- 水松枝叶
- 旱莲花
- 菘菜
- 水棉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