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七花
《中华本草》:三七花
拼音注音
Sān Qī Huā
别名
田七花
英文名
Sanchi Flower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nax notoginsen (Burk.)F.H.Chen ex C.Chow.采收和储藏:6-8月开花时采收花序,熏蒸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30-60cm。根茎短,具有老茎残留痕迹;根粗壮肉质,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,长约2-5cm,直径约1-3cm,有数条支根,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。茎直立,近于圆柱形;光滑无毛,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。掌伏复叶,3-4枚轮生于茎端;叶柄细长,表面无毛;小叶3-7枚;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5-14cm,宽2-5cm,中央数片较大,最下2片最小,先端长尖,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,边缘有细锯齿,齿端偶具小刺毛,表面沿脉有细刺毛,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;具小叶柄。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,直立,长20-30cm;伞形花序单独顶生,直径约3cm;花多数,两性,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;小花梗细短,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;花萼绿色,先端通常5齿裂;花瓣5,长圆状卵形,先端尖,黄绿色;雄蕊5,花药椭圆形,药背着生,内向纵裂,花丝线形;雌蕊1,子房下位,2室,花住2枚,基部合生,花盘平坦或微凹。核果浆果状,近于肾形,长约6-9mm;嫩时绿色。熟时红色,种子1-3颗,球形,种皮白色。花期6-8月。果期8-10月。
化学成分
花苞含甙,其甙元有人参二醇(panaxadiol),20(R)-达玛烷-3β,12β,20,25-四醇[20(R)-panaxadiol),20(R)-达玛烷-3β,12β,20,25-四醇[20(R)-dammaran-3β,12β,20,25-tetrol],达玛-20(22)-烯-3β,12β,26-三醇[dammar-20(22)-en-3β,12β,26-triol]等[1]。并已分离出人参皂甙(ginsenoside)Rb1、Rb2、Rc、Rd、F2[2]等。
药理作用
1、对中枢神经济的作用 三七花煎剂10g/kg、20g/kg分别给小鼠灌胃,其有效成分三七皂甙E1(即人参皂甙Rb1)100mg/kg、200mg/kd腹腔注射,均显示与剂量相关的隆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;与戊巴比妥钠、硫喷妥钠合并应用,能明显增强这些药物的催眼作用。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。并能对抗苯丙胺,咖啡因、戊四氮的中枢兴奋作用[1,2]。三七花叶含人参二醇型皂甙较多,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分[3]。三七花中含人参二醇型皂甙较多,为中枢抑制作用的成发[3]。三七总皂甙对醋酸扭体法、热板法和烫尾法致痛小鼠,均有镇痛作用[4]。2、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 三七花热浸剂、水煎剂及水煎醇提物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,这一作用不是由于释放组胺引起的,对保留神经的离体兔耳血管无作用[5]。三七花中总皂甙,有湿和面短暂的隆低犬动脉搏血压和外周阻力的作用[6]。3、抗炎作用 三七花总皂甙对小鼠和大鼠巴豆油诱发的耳郭炎症,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的染料渗出性炎症,以及对角叉菜胶、高岭土、5-羟色胺、蛋清、透明质酸酶等引起的小鼠或大鼠踝关节肿胀、足肿胀等,均有抑制作用。并能显着对抗5-羟色胺、组胺及缓激肽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,还可减少炎症渗出物中的PGE含量。切除双侧肾上腺后,三七花总皂甙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脚肿仍有显着抑制作用。但对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,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,而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[7、8]。4、毒性 三七花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.3g/kg,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1-42倍;小灌胃20g/kg,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33-666倍,连续18d未见动物死亡[5]。
性味
味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生津;平肝降压。主津伤口渴;咽痛音哑;高血压病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开水泡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三七花
拼音注音
Sān Qī Huā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花。
性味
甘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,平肝,降压。治高血压,头昏,目眩,耳鸣,急性咽喉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开水冲泡茶服;适量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麦芽
- 凤庆鸡血藤
- 多花猕猴桃根
- 香排草
- 三叶海棠
- 野猪肉
- 山麻黄
- 大狼毒
- 西瓜根叶
- 虾
- 地黄实
- 肥荚红豆
- 木荷
- 十字苔草
- 地红子
- 玄明粉
- 雷丸
- 霸王根
- 蛇蜕
- 广藿香
- 穗花杉根
- 海浮石
- 千脚虫
- 西施舌
- 倒水莲
- 叶上果根
- 西红柿
- 单花鸢尾
- 三楞草
- 倒提壶
- 地朝阳
- 地白草
- 多叶花椒
- 冬虫夏草
- 三角咪
- 刷把草根
- 水仙桃
- 三枝叶
- 牛白藤
- 三加花
- 山楂木
- 多花猕猴桃
- 细叶藤柑
- 伞花绢毛菊
- 三白草
- 三颗针
- 银灰旋花
- 多斑紫金牛
- 丝瓜子
- 福建胡颓子叶
- 多刺绿绒蒿
- 倒生莲
- 虎头兰
- 山薄荷
- 刀豆壳
- 三筒管
- 地黄花
- 虾蟆
- 倒钩刺
- 三月花
- 十八症
- 岩莴苣
- 三叶木蓝
- 梅核仁
- 黄花菜
- 檰芽
- 单花金丝桃
- 九头妖
- 漆大姑根
- 丁癸草
- 大靛根
- 文冠果
- 木棉
- 榈木
- 独角莲
- 倒卵叶五加
- 饭团藤
- 地涌金莲
- 赤雹
- 三七叶
- 香秋海棠
- 伞形梅笠草
- 烂茶叶
- 蜥蜴
- 单根木叶
- 鲜黄连
- 草泽泻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相思子根
- 车桑仔叶
- 三张叶
- 三七花
- 三棱草
- 鸡筋参
- 蘘荷子
- 熊尾草
- 岗柃叶
- 地肤苗
- 锡生藤
- 三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