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团花根
《中华本草》:水团花根
拼音注音
Shuǐ Tuán Huā Gēn
英文名
Root of Pilular Adina
出处
出自《泉州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或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 pilulifera (Lam.)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挖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2m左右,可达5m。树皮灰黄白色;枝柔弱,有不整齐的近椭圆形皮孔,红棕色。叶对生;叶柄长3-10mm;托叶2裂,长5-7mm,早落;叶纸质,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形,长3-12cm,宽1-3cm,先端长尖而钝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两面中脉均突起,侧脉8-10对。头状花序球形,盛开时直径约1.5-2cm,单生于叶腋;总花梗长2.5-4.5cm,中下部着生轮生的5枚苞片;花萼5裂,裂片线状长圆形;花冠白色,长漏斗状,5裂,裂片卵状长圆形,长约1mm,被柔毛;雄蕊5;花盘杯状;子房下位,花柱丝状,伸出花冠管外。蒴果楔形,长约3mm。种子多数,长圆形,两端有狭翅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挥发油、鞣质、氨基酸、还原糖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凉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腮腺炎;肝炎;风湿关节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水团花根
拼音注音
Shuǐ Tuán Huā Gēn
出处
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,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水团花"条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挥发油、鞣质、氨基酸、还原糖。
性味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涩,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行瘀消肿。治感冒咳嗽,肝炎,腮腺炎,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感冒发热,上呼吸道炎,腮腺炎:水团花干根五钱至一两或鲜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肝炎:水团花鲜根、薏米鲜根、虎杖鲜根各一两。水煎调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③治跌打损伤:水团花鲜根皮和胡椒少许,同捣烂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东风橘
- 虉草
- 水梨藤
- 水鳖
- 红白二丸果
- 营实
- 河豚子
- 石楠叶
- 水皂角子
- 蛇地钱
- 水蔗草
- 水毛花
- 苏头
- 地骷髅
- 石风丹
- 烟管蓟
- 苏木蓝
- 海藻
- 海南蒟
- 棕叶狗尾草
- 壶卢秧
- 海浮石
- 玉柏
- 粟米草
- 石指甲
- 石萝藤
- 盐胆水
- 红管药
- 水胡满根
- 羊不食
- 省雀花
- 水泽兰
- 水黄
- 石蟾蜍
- 回心草
- 桦树液
- 红毒茴
- 水曲柳
- 石刷把
- 玉簪根
- 羊外肾
- 海康钩粉草
- 水麻
- 红果楠
- 羊须
- 石萝藦
- 石南叶
- 盐麸子根
- 沙棘豆
- 红椿
- 羊骨
- 药芹菜根
- 华东瘤足蕨
- 华泽兰
- 禾叶墨斛
- 石龙芮子
- 合萌根
- 莳萝苗
- 石栗子
- 水棘针
- 茵芋
- 华卫矛
- 桦菌芝
- 石龙胆
- 沙前胡子
- 羊耳菊
- 水前草
- 砂茴香子
- 水麦冬
- 红参
- 芸香
- 红杉皮
- 水朝阳
- 华山矾根
- 迎红杜鹃
- 肾精子
- 石凉伞
- 鹤草芽
- 桦树皮
- 芸薹
- 化橘红
- 薏苡叶
- 水茄冬
- 三加
- 红沙
- 华南皂荚
- 石螃蟹
- 穇子
- 水黄杨木
- 槲实仁
- 石榴叶
- 红果参
- 珊瑚
- 竹林标
- 沙冬青
- 桦木皮
- 核桃楸皮
- 红毛菍
- 石上铁角蕨
- 海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