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团花根
《中华本草》:水团花根
拼音注音
Shuǐ Tuán Huā Gēn
英文名
Root of Pilular Adina
出处
出自《泉州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或皮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 pilulifera (Lam.) Franch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挖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 pilulifera (Lam.) Franch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挖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2m左右,可达5m。树皮灰黄白色;枝柔弱,有不整齐的近椭圆形皮孔,红棕色。叶对生;叶柄长3-10mm;托叶2裂,长5-7mm,早落;叶纸质,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形,长3-12cm,宽1-3cm,先端长尖而钝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两面中脉均突起,侧脉8-10对。头状花序球形,盛开时直径约1.5-2cm,单生于叶腋;总花梗长2.5-4.5cm,中下部着生轮生的5枚苞片;花萼5裂,裂片线状长圆形;花冠白色,长漏斗状,5裂,裂片卵状长圆形,长约1mm,被柔毛;雄蕊5;花盘杯状;子房下位,花柱丝状,伸出花冠管外。蒴果楔形,长约3mm。种子多数,长圆形,两端有狭翅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挥发油、鞣质、氨基酸、还原糖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凉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腮腺炎;肝炎;风湿关节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水团花根
拼音注音
Shuǐ Tuán Huā Gēn
出处
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根,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水团花"条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挥发油、鞣质、氨基酸、还原糖。
性味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涩,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行瘀消肿。治感冒咳嗽,肝炎,腮腺炎,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感冒发热,上呼吸道炎,腮腺炎:水团花干根五钱至一两或鲜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肝炎:水团花鲜根、薏米鲜根、虎杖鲜根各一两。水煎调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③治跌打损伤:水团花鲜根皮和胡椒少许,同捣烂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渐尖叶独活
- 八角莲
- 丁蛎
- 龙角
- 山羊角
- 盐酸树
- 岩豇豆
- 橙黄玉凤花
- 九里香
- 绿绒蒿
- 鼠曲草
- 梅叶
- 天麻茎叶
- 滇藁本
- 云南蕊木
- 掌叶半夏
- 云南希草
- 龙珠子
- 尖舌苣苔
- 巴东岩白菜
- 鱼蓼
- 小金牛草
- 辣椒
- 白檀根
- 蒙自水芹
- 黄花鼠尾草
- 胡麻花
- 兔毛蒿
- 早禾树
- 麦饭石
- 柳叶菜
- 乌奴龙胆
- 山慈姑
- 柏树
- 狗宝
- 山白果
- 博落回
- 牛奶莓
- 野黄麻
- 蒲公英
- 丝瓜叶
- 土玉桂
- 蒲葵根
- 小粘叶
- 伏毛苎麻
- 滇南千里光
- 桂枝
- 九节菖蒲
- 柳根
- 大树跌打
- 西瓜子壳
- 橙叶
- 过腰蛇
- 暗紫贝母
- 一把伞
- 海鹞鱼
- 蓝胡麻草
- 灯笼婆婆纳
- 铁筷子
- 小过路黄
- 轻粉
- 黄花蔷薇
- 天蓝苜蓿
- 凤尾兰
- 钩藤根
- 东北延胡索
- 白荷花露
- 鮧鱼
- 无莿根
- 千里马
- 吊干麻
- 小构树汁
- 华东木蓝
- 鬼目
- 斑瓣虎耳草
- 良旺茶
- 刺蒺藜
- 芜菁花
- 蝮蛇蜕皮
- 扁豆花
- 红升麻
- 四棱通
- 聚头蓟
- 蜡瓣花
- 沙地柏
- 姜黄草
- 落花生
- 刺芫荽
- 人参
- 桃耳七
- 橙子
- 四照花
- 银鲛
- 杜鹃
- 三七草
- 大芒萁
- 落地小金钱
- 水红木根
- 地梗鼠尾
- 款冬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