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沙
《中华本草》:红沙
拼音注音
Hónɡ Shā
别名
红虱、杉柳、琵琶柴、海葫芦根、枇杷柴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柽柳科植物红砂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eaumuria songarica (Pall.) Maxim. [Tamarix soongarica Pal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两季采收,剪取枝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分枝小灌木,植株仰卧,高10-30(-70)cm。树皮不规则波状剥裂;老枝灰棕色,小枝多拐曲,皮灰白色,纵裂。叶常4-6枚簇生在缩短的枝上,肉质,短圆柱形,鳞片状,长1-5mm,宽约1mm,浅灰蓝绿色,花期有时变紫红色,具点状泌盐腺体。花两性;花天酒地单生叶腋或在幼枝上端呈少花的总状花序,无梗,直径约4mm;苞片3;花萼钏 状,上部5裂;花瓣5,张开,白色略带淡红,长圆形,内面有2个倒披针形附属物;雄蕊6-8(-12);花柱3。蒴果纺锤形,具3棱,长4-6mm,3瓣裂。种子3-4颗,全部被黑褐色毛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成片生于山间盆地、湖崖盐大碱地,戈壁及沙砾山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近无梗,肥厚,较短,呈短圆柱形,长1-5mm,宽0.5mm,鳞片状。
功能主治
祛湿止痒。主湿疹;皮炎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焦槟榔
- 绿玉树
- 柳屑
- 枇杷花
- 头花杜鹃
- 蔓乌头
- 垂花香薷
- 桐根
- 落霜红根
- 粗灰钉
- 狗尾草
- 皮哨子
- 番石榴子
- 金花菜
- 臭草
- 金刚藤头
- 罗甸沟瓣
- 野芋叶
- 浮尸草
- 掌叶蓼
- 枸杞子
- 山荆子
- 独椒
- 算盘子根
- 赛葵
- 牛靥
- 毛黄堇
- 狗牙根
- 蟾蜍
- 粤万年青
- 臭梧桐花
- 火绒草
- 泡花树
- 水菖蒲
- 黄背草
- 山海螺
- 石蔓藤
- 阔叶赤车使者
- 一枝蒿
- 掌裂秋海棠
- 展枝唐松草
- 泽兰
- 柞木
- 紫茉莉
- 哉果
- 泽藓
- 莲子
- 紫椿
- 凤眼草
- 皂荚
- 猪髓
- 竹实
- 猪肺
- 竹荪
- 蝲蛄石
- 紫玉簪
- 紫绿草
- 广东升麻
- 枳椇子
- 梓白皮
- 獐骨
- 竹蜂
- 棕板
- 紫萁苗
- 红丝线
- 窄叶南蛇藤
- 中华蹄盖蕨
- 紫藤子
- 姊妹树
- 紫堇花
- 棕榈叶
- 真藓
- 紫云菜
- 栀子花
- 竹黄
- 珠儿参
- 醋林子
- 黄瓜皮
- 中华石龙尾
- 栉叶蒿
- 柞木枝
- 竹叶参
- 枳椇木汁
- 皂柳根
- 枝儿条
- 紫荆果
- 指甲兰
- 竹叶榕
- 芡实
- 竹柏根
- 竹节树
- 大四块瓦
- 紫筒草
- 浙桐皮
- 皂角刺
- 樟木子
- 紫藿香
- 朱砂藤
- 啄木鸟
- 珠儿参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