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莲藕
《*辞典》:山莲藕
拼音注音
Shān Lián ǒu
别名
大力牛、大口唇、扮山虎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牛大力、扒山虎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坡莲藕(《陆川本草》),地藕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血藤、大莲藕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力薯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倒吊金钟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根。夏、秋间采挖,晒干。
原形态
偃伏生灌木,长1~3米。根系横伸颇长,中部或尾端有膨大、肥厚的块根,外皮土黄色。嫩枝密被白色茸毛,最后脱落。单数羽状复叶,长15~20厘米,有11~13小叶;小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5~7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钝或短渐尖;基部近圆形,上面无毛,背面密被毛,尤以脉上为密;小叶柄、总叶柄均密被白色茸毛,基部均有针状托叶1对。总状花序,通常腋生,有时成具叶的顶生圆锥花序,长至30厘米;花长约2.5厘米,白色,杂有黄色;旗瓣基部有2胼胝状附属物;雄蕊成2体。荚果长9~13厘米,宽1~2厘米,硬革质,先端有喙,表面密被茸毛。种子4~5枚,近卵圆形,压扁,表面深褐色或红褐色。花期夏、秋。果期晚秋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、路旁、灌木林丛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,寒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甜,性劫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苦,寒。"
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甘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润肺滋肾,清热止咳。治肺虚咳嗽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壮筋骨,解热毒,理内伤,治跌打,浸酒滋肾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清肺止咳,清凉解毒。治咳血,痢疾,温病身热口渴,头昏。"
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润肺止咳。治喘咳,肺炎,疝气。"
④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舒筋活络,补虚润肺。治腰腿痛,风湿痹痛,慢性肝炎,肺结核。"
⑤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腰肌劳损,溃疡病,跌打损伤后遗症。"
⑥《广东中草药》:"治肺虚咳嗽,产后虚弱,四肢乏力,痈疮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雨韭
- 瑞香花
- 绿茎槲寄生
- 红花刺参
- 多穗石柯
- 凤眼果根
- 高山黄华
- 油柑木皮
- 唐古特青兰
- 细叶十大功劳
- 苦楝寄生
- 渐尖毛蕨
- 烟管蓟
- 千日红
- 白马鬃铃花
- 水鳖
- 高山金挖耳
- 过江龙子
- 白郎花
- 水葫芦苗
- 海鳗
- 花鱼
- 狼尾草根
- 胡桃仁
- 茶膏
- 金顶蘑
- 藤子甘草
- 白颖苔草
- 兰香草
- 伏牛花
- 细花丁香蓼
- 绒仙人球
- 绿盐
- 小芸木
- 毛叶轮环藤
- 脆蛇
- 光枝勾儿茶
- 海蜇皮
- 海韭菜
- 水黄连
- 分枝火绒草
- 洋蓍草
- 十姊妹
- 牛筋刺寄生
- 大一枝箭
- 青酒缸
- 柳叶菜根
- 麦刺藤叶
- 对节叶
- 余甘子
- 石南藤
- 鹿蹄肉
- 大叶鸡菊花
- 小花花椒
- 海鲶
- 大火草根
- 白花菜子
- 熊骨
- 木本远志
- 青竹标根
- 菊花苗
- 柳杉
- 红须须
- 天葵草
- 紫藤子
- 野山蚂蟥
- 香根芹
- 楤木白皮
- 鳖甲
- 吊灯花叶
- 大花威灵仙
- 刚毛尖子木
- 万年藓
- 五月霜
- 莴苣
- 玉米黑粉
- 黄竹参
- 华南胡椒
- 蒲蒻
- 杯苋
- 野茶辣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水蛇皮
- 花皮胶藤
- 大叶地耳根
- 大良姜
- 土荆皮
- 芒叶小米草
- 两面青
- 白榄根
- 星宿菜
- 刺叶楤木
- 黄芦木
- 棕榈
- 蓍实
- 裂叶心翼果
- 骨把
- 楮茎
- 大果巴戟
- 三对叶丹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