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花
《中华本草》:黄连花
拼音注音
Huánɡ Lián Huā
别名
黄连花
英文名
Herb of Dahurian Loosestrife
出处
出自《黑龙江中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davurica Ledeb., ,Lysimachia vulgaris L.var.davurica (Ledeb.) R. Knuth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挖,洗净,节段,晒干。
原形态
黄连花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匍匐;茎直立,高40-80cm,上部有细腺毛。叶对生,或3-4片轮生,披针形至狭卵形,长4-12cm,宽5-40mm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钝可近圆形,上面绿色,近于无毛,下面常事业粉绿色,无毛,仅沿中肋被小腺毛,两面均散生黑色腺点,侧脉通常超过10对,网脉明显。总太花序顶生,通常复出而呈圆锥花序;苞片腺形,密被小腺毛;花梗长7-12mm;花萼5深裂近达基部,裂片狭卵状三角形,边缘有一圈黑色线条,有腺状缘毛;花冠深黄色,长约8mm,5分裂近达基部,裂片长圆形,先端圆钝,有明显脉纹,内面密布淡黄色小腺体;雄蕊比花冠短,花丝下半部合生成筒,密被小腺体,花药中着,卵状长圆形,纵裂;子房无毛,花椎 长4-5mm。蒴果褐色,直径2-4mm。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五草甸、林缘和灌丛中,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100m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酸;性微寒
功能主治
镇静;降压。主高血压;头痛;失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泥鳅
- 合血香
- 巴豆油
- 牛膝茎叶
- 甘肃棘豆
- 风气草
- 芙蓉菊根
- 糯米
- 苦豆子
- 牛蹄
- 翻背白草
- 防风叶
- 牛皮草
- 腐巴
- 八角枫叶
- 牛耳枫子
- 蜂药
- 白石英
- 草血竭
- 菥蓂
- 乌骨麻
- 芙蓉花
- 鸟不宿
- 牛鼻
- 防已
- 牛肋巴
- 牛舌草
- 赤车
- 口蘑
- 牛毛七
- 风化硝
- 水枇杷
- 粉团花
- 牛西西叶
- 牛肉
- 牛心补
- 盐肤木皮
- 桂木根
- 牛耳大黄叶
- 野葱
- 单根木
- 紫背金盘草
- 繁缕
- 釜脐墨
- 牛蒡子
- 牛肠
- 雪上一枝蒿
- 川桂皮
- 牛戳口
- 牛轭草
- 牛奶浆根
- 肥猪苗
- 拿虎
- 猕猴肉
- 硇砂
- 闹羊花
- 蒙自虎耳草
- 香港四照花
- 翻白草
- 牛皮
- 鸭公青
- 锈毛白枪杆
- 扛板归根
- 牛耳枫枝叶
- 猬胆
- 风藤草
- 大蛇药
- 黄花独蒜
- 桑椹酒
- 牛蒡
- 牛筋
- 蜂窝草
- 腐婢
- 蜂乳
- 女娄菜
- 风车藤
- 红毛蛇
- 沙糖木
- 蜂毒
- 飞来鹤
- 牛扁
- 牛巴嘴
- 落葵子
- 粘毛鼠尾草果
- 台湾厚壳树
- 水苏根
- 砂漏芦根
- 风寒草
- 药芹菜根
- 白八角莲
- 牡丹三七
- 毛足铁线蕨
- 地精草
- 乌药子
- 土蜂子
- 糯芋
- 牛肝
- 水苏
- 翻白叶
- 肥肉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