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猪栗根
《中华本草》:白猪栗根
拼音注音
Bái Zhū Lì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.采收和储藏:根全年可采,茎皮春、夏、秋季剥取,均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20-25m。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,纵裂。幼枝无毛,有时有粉白色鳞秕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-2.5cm;叶片硬革质,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5-13cm,宽3.5-9cm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中部以上疏生锯齿或波状齿,无毛,下面幼时被黄棕色鳞秕,老时被银灰色或灰白色紧贴的蜡层,叶面中脉在上面微突起,侧脉6-9对,支脉较明显。花单性,雄花序常呈圆锥状,轴密生黄褐色鳞秕;雌花单朵生于苞内。果序长8-15cm,每壳斗具1果;壳斗宽卵形至近球形,常有短柄,顶端破裂,连刺直径1.5-2cm,高1.2-1.8cm,熟时2瓣裂,刺常基部连生成3-5刺环,刺长3-6mm,稀达1cm,壳斗壁可见;坚果宽卵形至球形,直径1-1.5m,高1-1.4m,顶部疏被平伏毛,果脐小于坚果底部。花期4-5月,果期翌年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800m的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(西南部)、四川(南部)、贵州(西南部)、云南(南部)等地。
性味
辛;涩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收敛止泻。主肠炎;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油菜
- 省藤
- 三七草
- 扁豆花
- 荜茇根
- 防己
- 水麻叶
- 獭骨
- 石上莲
- 藤梨根
- 水虾子草
- 斑鸠
- 睡莲
- 独行千里
- 粉防己
- 菠萝皮
- 饭汤子
- 虎尾轮根
- 水翁花
- 虎骨
- 鼠标蛇
- 扁担杆
- 鹈鹕脂油
- 炙红芪
- 西瓜根叶
- 棒棒木
- 鼠尾草
- 藤金合欢
- 白乳菇
- 枣核
- 砒石
- 菘菜子
- 秃房茶子
- 石上开花
- 枣树根
- 汉中防己
- 甜瓜蒂
- 茅香
- 蚬壳
- 花椒叶
- 猪鬃凤尾蕨
- 壁钱幕
- 鲩鱼
- 白梅花
- 鹿尾
- 活血丹
- 旱前胡
- 指甲花叶
- 紫油木皮
- 荷花
- 窄叶南蛇藤
- 皂荚
- 竹节三七
- 观音莲
- 独花兰
- 水翁叶
- 紫萁苗
- 白珠树
- 光叶巴豆
- 中华补血草
- 鳝鱼
- 红子仔
- 斑鸠木
- 海狗油
- 石豇豆
- 虎睛
- 竹根七
- 墨
- 礜石
- 胡麻草
- 棕竹根
- 石链子
- 水菖蒲
- 牙刷草
- 穇穗莎草
- 虎皮楠
- 棕竹
- 水松叶
- 玉叶金花
- 猪肤
- 榛子
- 虎尾草
- 电灯花
- 油鱼
- 诃子
- 紫背天葵草根
- 结香花
- 孩儿茶
- 旱菜
- 猪牙皂
- 含羞草根
- 红毛对筋草
- 沙七
- 海燕
- 虉草
- 藤槐
- 变豆菜
- 鸭儿芹果
- 水蓼
- 苤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