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蝶花
《中华本草》:白蝶花
拼音注音
Bái Dié Huā
别名
兔耳草、和气草、土玉竹、鸡卵参、公鸡花、对对参、白花参、双合伞、双肾草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载:“白蝶花生云南山中。长叶抱茎,开大白花,三瓣品列(萼片),内复擎出白瓣(唇瓣),形如蜂蝶,双翅首尾,宛然具足,大瓣下又出一尾(距),长三寸许,质既皓洁,形复诡异,秋风披拂,栩栩欲活。”并有白蝶花全株图,图文一致,所述及所示特征均与本种相符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龙头兰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cteilis susannae(L.)Rafin.[Orchis susannae L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龙头兰,一年生草本,高45-120cm,常具2个近长圆形的肉质块茎。茎直立。叶数枚,互生;下部叶卵形至长圆形,长6-10cm,宽1.3-3cm,两面稍被粗毛,基部鞘状抱茎;上部叶卵状披针形,逐渐过渡为苞片。总状花序顶生,有花2-5朵;花大,白色,芳香;萼片宽卵形,广展,长约2.5cm;花瓣披针形,比萼片短而窄;唇瓣长2.5-3cm,3深裂,两侧裂片宽,外缘具几达中部的蓖状丝裂,中裂片长圆状线形,长约2cm,基部的距长6-10cm,为子房长的2-3倍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40-2500m的山坡或沟边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微温
功能主治
补肾壮阳;疏肝散寒。主肾虚腰痛;阳痿;遗精;寒疝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;或泡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蝶花
拼音注音
Bái Dié Huā
别名
和气草、兔耳草、龙头兰
来源
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(L.)Rafin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
性味
甘,微温。
功能主治
补肾壮阳,健脾。主治肾虚腰痛,慢性肾炎,睾丸炎,脾胃虚弱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芙蓉叶
- 白杜鹃花
- 半截叶
- 半拉子
- 半枝莲
- 贵州追风散
- 小石蝴蝶
- 鸡桑叶
- 标杆花
- 波罗蜜
- 鸡蛋七叶
- 波罗蜜树液
- 鲚鱼
- 过山枫
- 鬼臼
- 鸽卵
- 矮醋栗
- 牛筋草
- 高山望
- 牛蹄甲
- 鸽肉
- 鲛鱼皮
- 鲫鱼
- 鸡冠花
- 鳜鱼胆
- 繁缕
- 釜脐墨
- 鸡腿堇菜
- 鸡蛋七
- 鬼柳树
- 鬼箭锦鸡儿
- 圆叶锦葵根
- 鲸蜡
- 鸡嗉子叶
- 过江藤
- 锅焦
- 鸡爪簕
- 鸡翔草
- 高山黄华
- 鸡血李
- 鸡血莲
- 鬼臼叶
- 肥皂核
- 阿月浑子
- 风化硝
- 鸭
- 鲫鱼骨
- 鸡嗉子果
- 牛脾
- 鸡肝
- 鸡腿蘑
- 鸽粪
- 翻天红
- 昂天莲
- 龟版胶
- 芙蓉花
- 阿育魏实
- 防已
- 防风花
- 鸡爪竻
- 高山黄华根
- 鸡蛋花
- 粉团花
- 高山大黄
- 鸡雪莲
- 龟肉
- 腐婢
- 蜂乳
- 蜂蜡
- 风藤
- 鸡嗉子
- 鸡爪七
- 革叶蓼
- 鸡肫草
- 蜂毒
- 蝮蛇骨
- 白沙糖
- 白沙虫药
- 飞蛾七
- 鲛鱼胆
- 赶山鞭
- 鬼箭羽
- 鳡鱼
- 肥猪草
- 风藤草
- 风车藤
- 飞来鹤
- 过江龙子
- 粉藜
- 龟版
- 风花菜
- 白沙蒿
- 野薴麻
- 高原蚤缀
- 高山金挖耳
- 高粱火焰苞
- 风叶藤
- 鸡公柴果
- 鸡冠子
- 粉苞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