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荚叶
《中华本草》:皂荚叶
拼音注音
Zào Jiá Yè
英文名
leaf of Chinese Honeylocust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im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editsia sinensis Lam.[G.horrida Willd.]
原形态
1.皂荚 乔木,高达15cm。刺粗壮,通常分枝,长可达16cm,圆柱形。小枝无毛。一回偶数羽状复叶,长12-18cm;小叶6-14片,长卵形、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3-8cm,宽1.5-3.5cm,先端钝或渐尖,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无毛。花杂性,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;花萼钟状,有4枚披针形裂片;花瓣4,白色;雄蕊6-8;子房条形,沿缝线有毛。荚果条形,不扭转,长12-30,宽2-4cm,微厚,黑棕色,被白色粉霜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、沟旁、住宅附近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、以及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黄酮甙:木犀草素-7-葡萄糖甙(luteolin-7-glucoside),异槲皮甙(isoquercitrin),牡荆素(vitexin),异牡荆素(isovitexin),荭草素(orientin),异荭草素(isoorientin)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祛风解毒;生发。主风热疮癣;毛发不生
用法用量
外用:10-20g,煎水洗。
临床应用
洗风疮。渫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皂荚叶
拼音注音
Zào Jiá Yè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叶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皂荚"条。
化学成分
同属植物山皂荚的叶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,即3-(3-甲基-2-丁烯基)腺嘌呤。
功能主治
洗风疮。渫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常山
- 单刀根
- 条叶垂头菊
- 唐古特青兰
- 臭李皮
- 银牙莲
- 细叶大戟
- 蓼子草
- 心叶忽布
- 盐肤木根
- 金钮扣
- 乌蔹莓
- 羊蹄实
- 棉花子
- 小狼毒
- 紫楠根
- 绢毛苣
- 土大黄叶
- 合萌根
- 田唇乌蝇翼
- 棕榈花
- 佛手花
- 伽蓝菜
- 刺芫荽
- 粳米泔
- 胡萝卜子
- 绞股蓝
- 回回豆
- 合欢皮
- 功劳木
- 木防己
- 团花
- 藤杜仲
- 红紫苏
- 罗盖叶
- 葛仙米
- 桃根
- 荃皮
- 甜瓜蒂
- 草牡丹
- 奶汁树
- 娃儿藤
- 台湾肺形草
- 大浮萍
- 白花草
- 蘡薁根
- 杜根藤
- 明胶
- 土槿皮
- 黄瑞木
- 全缘榕
- 杜鹃兰
- 白饭树
- 金钱参
- 绵萆薢
- 桤木
- 茜草
- 杯苋根
- 紫茉莉根
- 藤碎补
- 棠梨枝叶
- 凤尾兰
- 蜢臂兰
- 滴血根
- 酒药花
- 药绿柴
- 藏紫菀
- 刺子莞
- 七叶子
- 臭菘
- 虎杖叶
- 白饭豆
- 杧果叶
- 熊脑
- 感应草
- 硫黄
- 荠苨苗
- 豇豆
- 南瓜花
- 草蜘蛛
- 猫爪子
- 团叶槲蕨
- 豨莶果
- 乌梢蛇
- 金叶柃
- 棠梨
- 芡实茎
- 面头叶
- 三消草
- 催产草
- 越橘果
- 兴安薄荷
- 羊肚菌
- 血散薯
- 蓝叶藤
- 点头菊
- 羊肌藤
- 南瓜根
- 禹余粮
- 木莲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