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人花根
《中华本草》:粘人花根
拼音注音
Zhān Rén Huā Gēn
英文名
Root of Sinuate Tickclover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smodium sequax Wall.[D.sinuatum(Miq.) Bl.ex Baker]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波叶山蚂蝗 灌木,高达2m,枝具淡黄色短柔毛。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卵状菱形,长4-10cm,宽3-7cm,先端急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波状,两面有白色柔毛,侧生小叶较小;叶柄有毛;托叶长椭圆形,长约6mm,宽约1mm,被淡黄色柔毛;腋生总状花序,花序轴和花梗有柔毛;花萼阔钟状,萼齿三角形,有短柔毛;花冠紫色,旗瓣无爪,与翼瓣、龙骨瓣近等长,雄蕊10,二体,(9)﹢10;子房线形,有短柔毛。荚果串珠状,稍弯,密生开展褐色短柔毛,有5-10荚节,荚节长宽约3mm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400-2100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涩苦;温;有小毒
归经
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,驱虫。主肺结核咳嗽,盗汗,喘咳,产后胎盘滞留,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复方
①治小儿蛲虫: 粘人花根四至五钱。煎水服,每次一杯,每日三次。 ②治虚痨咳嗽: 粘人花根、青粘耙草、白粘耙草各二钱。煎水兑酒服。③治盗汗:粘人花根二两,煎水服。④治喘咳:粘人花根、石豇豆各五钱,生姜一片。炖鸡吃.(选方出《贵外民间药物》)
各家论述
《贵州草药》:驱虫,补虚,止咳,定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粘人花根
拼音注音
Zhān Rén Huā Gēn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,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粘人花"条。
性味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微温,有小毒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涩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《贵州草药》:"驱虫,补虚,止咳,定喘。"
复方
①治小儿蛲虫:粘人花根四至五钱。煎水服,每次一杯,每日三次。
②治虚痨咳嗽:粘人花根、青粘粑草、白粘粑草各二钱。煎水兑酒服。
③治盗汗:粘人花根二两,煎水服。
④治喘咳:粘人花根、石豇豆各五钱,生姜一片。炖鸡吃。(选方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团叶根
- 山兵豆
- 黔羊蹄甲
- 针叶火绒草
- 黄花小二仙草
- 苦绳
- 木半夏根
- 芭蕉叶
- 箭杆风
- 枫寄生
- 三消草
- 单叶铁线莲
- 硼砂
- 麻柳树根
- 猕猴桃藤中汁
- 小青杨
- 香椿子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麝香壳
- 横经席
- 秧青
- 木兰皮
- 鸡屎白
- 猫爪子
- 红茴香根
- 钻地风
- 马勃
- 冻绿叶
- 大驳骨
- 蛤蜊粉
- 金钟花
- 娃娃鱼
- 红楤木
- 猴骨
- 岗梅根
- 鲎
- 苜蓿
- 春花木
- 带刺马鞭
- 祁州一枝蒿
- 冷地卫矛
- 苦蘵
- 鸡子黄
- 吐烟花
- 独行千里
- 望月砂
- 金剪刀草
- 马皮
- 荠苨
- 蝈蝈
- 苍蝇草
- 虫白蜡
- 小叶黑面叶
- 蛤蚧
- 密陀僧
- 红毛鸡
- 刷把草
- 海金沙
- 枫香树根
- 鷩雉
- 骆驼蹄瓣
- 血党
- 灰钉
- 山棯子
- 绿绒蒿
- 铃当子
- 豆列当
- 水龙胆草根
- 蜂乳
- 藜芦
- 鹅掌金星草
- 榜嘎
- 红根
- 马刀
- 油茶根
- 硬飘拂草
- 药用小阴地蕨
- 芒刺复叶耳蕨
- 海木
- 粟米草
- 东风菜
- 光叶巴豆
- 三叶槭根
- 背花疮
- 尖萼厚皮香
- 鞭叶铁线蕨
- 矮醋栗
- 凹瓦韦
- 艾虎
- 半边菜
- 长春花
- 大鱼鳅串
- 独角芋
- 大报春花
- 丁茄
- 滇崖爬藤
- 地蔷薇
- 断节参
- 大金刀
- 肚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