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叶莲
《中华本草》:竹叶莲
拼音注音
Zhú Yè Lián
别名
地藕、水芭蕉、竹叶菜、莲花姜、山竹壳菜、石竹、包谷七
英文名
Rhizome of Japanese Pollia
出处
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花的根茎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lia japonica Thunb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竹叶花,多年生草本。高30-90cm。有香气。根茎细长横生,白色。茎较粗壮,节明显,被短柔气,不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成鞘状抱茎;叶片长椭圆形,长20-30cm,宽3-7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成鞘,全缘,上面粗糙,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,散生细毛。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,窄长如总状,花序梗长15-30cm;总苞片卵状披针形,膜质;花梗长约5mm;萼片3,圆形,肥厚,长约5mm;花白色,3瓣,倒卵形,长约3mm,质薄;雄蕊6;子房3室。果实球形,浆果状,蓝黑色,径约5mm,光亮,干时不裂。种子数颗,五面体形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沟林边阴湿处及溪边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;解毒消肿。主小便黄赤;热淋;疔痈疖肿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;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峨嵋药植》:根茎:治跌打损伤。将根浸酒,半月后饮之。2.《湖南药物志》:根茎:养肾,益阴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竹叶莲
拼音注音
Zhú Yè Lián
别名
地藕
来源
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.,以全草和根入药。夏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辛,微温。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,疏风消肿。用于胸胁气痛,胃痛,腰痛,头肿痛,流泪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2~4钱;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竹叶莲
拼音注音
Zhú Yè Lián
别名
地藕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花的根茎或全草。
原形态
竹叶花,又名:杜若。
多年生草本。地下茎横走,白色,节上生多数须根。茎直立,连花序高30~80厘米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至广倒披针形,长20~30厘米,宽3~6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渐成短鞘抱茎,全缘,草质,上面粗糙,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,散生细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有白色细毛,花梗轮生,通常有3~6轮;苞片狭卵形,膜质;花白色;花被6,外3片肥厚,内3片倒卵形,薄质;雄蕊6,花丝长,无毛;雌蕊子房3室,各室有少数胚珠。果实球形,稍肉质不开裂,成熟时蓝色,光亮而脆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林缘阴湿地。分布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
功能主治
根茎:补肾。治腰痛,跌打损伤。全草:解毒消肿。
①《峨嵋药植》:"根茎:治跌打损伤,将根浸酒,半月后饮之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根茎:养肾,益阴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: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腰痛:竹叶莲根茎三钱,煮猪肉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虫、蛇咬伤:竹叶莲全草捣烂,敷患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十两叶
- 竹鼠肉
- 珊瑚草
- 丁公藤
- 桂叶素馨
- 紫苏子
- 紫荆丫
- 拐芹
- 洋鸭
- 豹骨
- 石夹生
- 扁担藤
- 玉米轴
- 掉毛草
- 枸橘叶
- 紫楠
- 狭穗鹭兰
- 珍珠菜
- 缘毛鸟足兰
- 绿萼梅
- 紫茎
- 青酒缸
- 淡竹叶
- 厚朴子
- 红葵
- 竹(鼠留)肉
- 胡葱子
- 万寿菊花
- 单刀根
- 牿岭勾儿茶
- 牯岭凤仙花
- 辣椒叶
- 兔儿伞
- 蝮蛇脂
- 山花生
- 随手香
- 桃仁
- 白花铁线莲
- 尿泡草
- 梅叶
- 普洱茶膏
- 木瓜
- 金丝莲
- 鳍蓟
- 金沸草
- 山臭草
- 鳢鱼肠
- 女儿红根
- 挖耳草
- 雀梅藤叶
- 婆婆指甲菜
- 牡荆沥
- 石床
- 红铁泡刺
- 萱草
- 云雀
- 南亚新木姜
- 赤扬
- 护心胆
- 干地黄
- 砂茴香子
- 苦连翘
- 鸲鹆
- 羊肚菜
- 地肤苗
- 坡参
- 巴掌草
- 雀榕根
- 厚叶牛耳草
- 苏铁根
- 水折耳
- 燕窠土
- 羽萼
- 新裂耳蕨
- 草龙
- 石荠宁
- 厚叶贯众
- 小寸金黄
- 桂木
- 滇南冠唇花
- 石蜈蚣
- 紫堇
- 华中五味子
- 心叶秋海棠
- 小狮子
- 心叶野海棠
- 滇竹根七
- 滇池海棠
- 水香柴
- 小石蝴蝶
- 狭眼凤尾蕨
- 滇榧子
- 椴树根
- 滇西风毛菊
- 睡菜根
- 滇海水仙花
- 雷公藤
- 小石仙桃
- 野辣子
- 水藿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