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藓
《中华本草》:真藓
拼音注音
Zhēn Xiǎn
别名
垣衣、屋游、古屋瓦苔、银叶真藓
出处
1.《别录》下品记有屋游,云:“屋游生屋上阴处。八月、九月采。”2.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此瓦屋上青苔衣也。”3.垣衣在《别录》列为中品,云:“生古垣墙阴或屋上。”4.《纲目》云:“此乃砖墙城垣上苔衣也。生屋瓦上者,即为屋游。”屋游及垣衣其原植物均与本品相似。此皆指阴湿墙头及屋顶上习见的真藓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真藓科植物真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yum argenteum Hedw.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物体密集丛生,银白色、灰绿色。茎高约1cm,单一或基部分枝。叶紧密覆瓦状排列,阔卵形,具细长的毛状尖;叶边全缘,常内曲;中肋粗,突出叶尖。叶细胞薄壁,上部细胞白色透明,近于菱形,基部细胞呈长方形。蒴柄红色,直立。孢蒴近于长梨形,下垂。褐红色。蒴齿两层。孢子球形,有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住房周围和低山土坡及薄土岩面或火烧后的林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多干缩;银灰绿色,有银白色光泽。茎单一或基部分枝,纤细,长约1cm,基部有紫红色假根。叶紧密,覆瓦状排列,宽卵形,长约1mm,宽约0.6mm,全缘,常内曲,先端具无色的小尖;中肋明显,突出叶尖;叶片的1/4-1/3上部细胞无叶绿体,白色透明。蒴柄紫红色,长1-2cm;孢蒴近于长梨形,紫褐色,下垂。质柔韧,易碎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真藓含芹菜素(apigenin),木犀草素(luteolin),芹菜素7-0-β-D吡喃葡萄糖甙(apigenin 7-0-β-D-glucopyranoside),木犀草素7-0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luteolin 7-0-β-D-glucopyranoside),芹菜素 7-O-β-D-(6"-O-丙二酰基)吡喃葡萄糖甙(apigenin 7-O-β-D-(6"-O-malonyl) glucopyranoside〕,木犀草素 7-0-β-D-(6"-0-丙二酰基)吡喃葡萄糖甙(luteolin 7-0-β-D-(6"-0-malonyl)glucopyranoside〕,异高山黄芩素 7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isoscutellarein 7-O-β-D-glucopyranoside),8-羟基木犀草素 7-0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8-hypoletin 7-O-β-D-glucopyranoside)。
性味
甘;微涩;凉;无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细菌性痢疾;黄疸;鼻窦炎;痈疮肿毒;烫火伤;衄血;咳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捣碎后用纱布包好塞鼻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续断
- 雨蛙
- 红花小独蒜
- 蝤蛴
- 寻骨风
- 七星草
- 竹卷心
- 黑骨蕨
- 山楂核
- 淡竹壳
- 海鹞鱼齿
- 黄皮树皮
- 小棕皮头
- 透明草
- 哈士蟆
- 椿皮
- 枪乌贼
- 金发草
- 小金樱子
- 篱栏网
- 索骨丹
- 厚叶子树
- 黄花木
- 老虎刺
- 卡密
- 驴阴茎
- 黄粱米
- 樱桃
- 铁苋
- 九龙盘
- 山木通根
- 叉歧繁缕
- 海风藤
- 菊花根
- 鳢鱼血
- 柘树茎叶
- 山萝花
- 青果
- 土碎补
- 牛尾泡
- 李树胶
- 火秧竻叶
- 秤杆升麻
- 四叶葎
- 紫金砂
- 龙眼肉
- 蜇虫
- 葱叶
- 四楞蒿
- 井口边草
- 沉香
- 五香藤
- 大果巴戟
- 黄花母根
- 猴樟果
- 榆叶
- 朝天罐
- 落花生枝叶
- 赪桐叶
- 貒骨
- 吕宋果
- 川素馨
- 梨
- 了哥王子
- 畲山羊奶子
- 假鹊肾树
- 黄花菜子
- 小叶密花远志
- 葱实
- 刘寄奴
- 天雄
- 苦天茄
- 密陀僧
- 云南冻青叶
- 朴树皮
- 南瓜叶
- 米麦麨
- 黄皮根
- 枫柳皮
- 白叶瓜馥木
- 牡荆根
- 杯苋根
- 盐匏藤
- 大叶南苏
- 刺茶美登木
- 楤木
- 鹿脂
- 鹿骨
- 马鬃
- 狼把草根
- 昆布
- 大果琉璃草
- 狗骨节
- 水龙胆草根
- 鲨鱼胆
- 披针叶兔耳风
- 鹅脚木叶
- 密花草
- 蜢臂兰
- 金线草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