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筋
《中华本草》:牛筋
拼音注音
Niú Jīn
英文名
tendons of beef
出处
出自《本草从新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筋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.Bubalusbubalis Linnaeus.采收和储藏:宰牛加工牛肉时取下蹄筋,洗净,鲜用或烘干。
原形态
1.黄牛,体第1.5-2m,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。体格强壮结实,头大额广,鼻阔口大,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,基间皮肤硬而光滑,无毛,称为鼻镜。眼、耳都较大。头上有角1对,左右分开,角之长短、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,中空,内有骨质角髓。四肢匀称,4路,均有蹄甲,其后方2趾不着地,称悬蹄。尾较长,尾端具丛毛,毛色大部分为黄色,无杂毛掺混。2.角较长大面扁,上有很多任务发纹,颈短,腰腹隆凸。四肢较短,蹄较大。皮厚无汗腺,毛粗而短,体前部较密,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。体色大多灰黑色,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其性格温驯,生长较快。食植物性饲料。资源分布:1.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2.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,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。
化学成分
每100g牛蹄筋,含水分69g,蛋白质30.2g,脂肪0.3g,灰分0.2g。
性味
味甘;性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补肝强筋,祛风热;利尿。主筋脉劳伤;风热体倦;腹胀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《药性考》:“牛筋多食令人生内刺。”
各家论述
《本草从新》:补肝强筋,益气力,续绝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牛筋
拼音注音
Niú Jīn
出处
《本草从新》
来源
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筋。
功能主治
《本草从新》:"补肝强筋,益气力,续绝伤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脚木叶
- 对叶草
- 华东木蓝
- 牛角瓜
- 野苦梨根
- 冷蕨子草
- 金花茶花
- 卷边桩菇
- 椰子浆
- 酸不溜根
- 诃子核
- 紫弹树根皮
- 五指山参
- 山油麻
- 罗汉松根皮
- 苞叶木
- 驴打滚草
- 楝花
- 芜荑酱
- 匙叶黄杨
- 牛筋草
- 野芭蕉
- 雀舌豆
- 白鲜皮
- 朱兰
- 山海螺
- 沙枣花
- 落花生
- 莸
- 柳叶绣球菊
- 棉团铁线莲
- 澜江百合
- 三月泡
- 蜈蚣旗根
- 狭叶垂头菊
- 磨盘根
- 红水芋
- 黄花紫丹参
- 乌蔹莓
- 蠮螉
- 越西川木香
- 律草
- 毛桐
- 龙虾
- 马牙七
- 辽东栎皮
- 广西莲座蕨
- 勒马回
- 阳桃根
- 八目鳗
- 维氏假瘤蕨
- 丝瓜叶
- 岩蜈蚣
- 黍米
- 毛赪桐
- (鱼彭)鱼鳃
- 山杜仲
- 刷把草
- 徐长卿
- 菊芋
- 草原老鹳草
- 刺蓬花
- 光板猫叶草
- 火腿
- 除虫菊
- 长梗玄参
- 长叶紫珠
- 赤石脂
- 野冬菊
- 长柄车前蕨
- 千针万线草
- 鸱鸺
- 三颗针
- 赤楠根
- 赤楠
- 梨
- 使君子根
- 多花八角莲
- 长石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
- 骆驼蹄瓣
- 多花景天三七
- 南天竹根
- 三丫苦叶
- 车前状垂头菊
- 赤茯苓
- 赪桐
- 车桑仔根
- 长叶山竹子
- 多花猕猴桃根
- 车桑子根
- 长叶丹参
- 野漆树根
- 车桑子叶
- 乌榄核
- 菖蒲叶
- 草地早熟禾
- 柠檬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