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盘根
《*辞典》:磨盘根
拼音注音
Mó Pán Gēn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。4月采挖,晒干。
生境分布
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干燥根呈圆锥形,粗大,长达15厘米,径约2厘米,有分枝,表面土黄色,皮孔横列,支根痕呈点状突起。质韧,断面白色,纤维性,皮部较厚,与木部易于分离。
性味
甘淡,凉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味淡,性凉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甘,平。"
③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:"苦,平,无毒。"
归经
①《陆川本草》:"入肾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入脾、肺、膀胱三经。";
功能主治
清热,利湿,开窍,活血。治咳嗽,淋浊,泄泻,中耳炎,喉蛾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利水,去膀胱湿热。治耳鸣,耳聋,淋浊,痔疮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散风,清热,开窍活血。治咳嗽,疟热,跌打,淋浊,肚痛,泄泻。’
③《广西中药志》:"治五痨七伤,肺燥咳嗽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复方
①治痔疮:磨盘根五两,水煎浓,服一茶杯许;余,药乘热熏肛门,候温则洗,一日熏五,六次。(《陆川本草》)
②治跌打损伤或体虚乏力:磨盘草干根二两,猪脚一只,黄酒二两。水炖服。
③治手足关节炎,疮毒后期筋肉痿痹:磨盘草干根一两,酒水各半炖服。
④治喉蛾:鲜磨盘草根一两,水煎服;或加土牛膝、射干根酌量捣汁,泡童便服。
⑤治慢性中耳炎:磨盘草干根五钱至一两,糯米一杯(或猪赤肉或豆腐适量)。水炖服。
⑥治牙龈溃疡:唐盘草干根五钱,红糖适量,水煎服;或鲜磨盘草根浸醋一小时,布包含在口里。(②方以下出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磨盘根
拼音注音
Mó Pán Gēn
别名
磨盘草根、帽仔盾头。
英文名
Root of Indian Abutilon
出处
出自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(L.) Sweet 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butilon indicum (L.) Sweet [Sida indica L.]采收和储藏:4月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磨盘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亚灌木状草本,高1-2.5m。分枝多,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4cm,被灰色短柔毛和丝状长柔毛;托叶钻形,外弯;叶卵圆形或近圆形,长3-9cm,宽2.5-7cm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心形,两面均被星状柔毛;边缘具不规则锯齿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达4cm,近顶端具节,被灰色星状柔毛;花萼盘状,绿色,直径6-10mm,密被灰色柔毛,裂片5,宽卵形,先端短尖;花黄色,直径2-2.5cm,花瓣5,长7-8mm;雄蕊柱被星状硬毛;心皮15-20,成轮状,花柱5,柱头头状。果为倒圆形似磨盘,直径约1.5cm,黑色,分果爿15-20,先端截形,具短芒,被星状长硬毛。种子肾形,被星状疏柔毛。花期7-10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地带,如平原、海边、砂地、旷野、山坡、河谷及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锥形,粗大,长达15cm,径约2cm,有分枝,表面土黄色,皮孔横列,支根痕呈点状突起。质韧,断面白色,纤维性,皮部较厚,与木部易于分离,气微。
化学成分
根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β-香树脂醇(β-amyrin),生物碱(alkaloid)及脂肪,脂肪中脂肪酸组成主要有棕榈酸(palmitic aicd 45.21%),辛酸(octanoic acid 20.66%),十八碳二烯酸(octadecadienoic acid 11.42%)及十八碳一烯酸(octadecenoic acid)。
性味
甘;谈;平
归经
肾;脾;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通窍活血。主肺燥咳嗽;胃痛;腹痛;泄泻;淋证;疝气;跌打损伤;耳鸣耳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熏洗。
复方
①治痔疮:磨盘根五两,水煎浓,服一茶杯许;余药乘热熏肛门,候温则洗,一日熏五、六次。(《陆川本草》)②洽跌打损伤或体虚乏力:磨盘草干根二两,猪脚一只,黄酒二两。水炖服。③治手足关节炎,疮毒后期筋肉痿痹:磨盘草干根一两,酒水各半炖服。④治喉蛾:鲜磨盘草根一两,水煎服;或加上牛膝、射干根酌量捣汁,泡童便服。⑤治慢性中耳炎:脚盈草干根五钱至一两,糯米一杯(成猪赤肉或豆腐适量)。水炖服。⑥治牙龈溃疡:磨盘草干根五钱,红糖适量,水煎服;或鲜磨盈草根浸醋一小时,布包含在口里。(②方以下出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利水,去膀胱湿热。治耳鸣,耳聋,消浊,痔疮。2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散风,清热,开窍活血。治咳嗽;疟热,肤打,淋浊,肚痛,泄泻。3.《广西中药志》:治五痨七伤,肺燥咳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榭榴
- 菱叶
- 炙红芪
- 还魂草
- 大田基黄
- 紫花鱼灯草
- 金毛七
- 碎米荠
- 猪大肠
- 草原老鹳草
- 斑鸠菊
- 羊耳菊
- 厚朴
- 膜蕨囊瓣芹
- 毛梾枝叶
- 石蔓藤
- 红葱
- 刺莓果根
- 小冬青
- 刺瓜
- 火腿
- 卡密
- 大叶樟
- 琉璃草果实
- 赤车
- 白淋草
- 万年柏
- 花苜蓿
- 山桂花
- 柳枝
- 白蜡树皮
- 蔓草虫豆
- 黄背草苗
- 地麻黄
- 淡味当药
- 小粘药
- 苦夭
- 饴糖
- 麻栎
- 杏花
- 云南丹参
- 韭根
- 小球藻
- 穗花杉种子
- 向日葵壳
- 杉木根
- 细草
- 舞草
- 紫云英
- 金樱根
- 四方木皮
- 柿木皮
- 六曲
- 麻口皮子药
- 栾樨
- 满天星
- 鲤鱼血
- 水茄冬果
- 黍米
- 脾寒草
- 三铃子
- 山矾花
- 咳喘木
- 梅花草
- 藿香
- 绵参
- 苏铁根
- 藕蔤
- 菱叶山蚂蝗
- 红花绿绒蒿
- 水獭
- 山槟榔
- 柠檬皮
- 草威灵
- 厚膜藻
- 菩提香
- 黄毛岩白菜
- 罗布麻
- 金爪儿
- 紫背菜
- 红对节子
- 鬼灯笼
- 石苁蓉
- 除虫菊
- 胖血藤
- 叉枝藻
- 牛耳草
- 野鹅脚板
- 止泻木皮
- 大雪上一枝蒿
- 岩莴苣
- 大木通
- 马蝗果
- 番荔枝叶
- 慈姑
- 血经草
- 太平莓
- 土百部
- 猫骨
- 大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