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叶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四叶参
拼音注音
Sì Yè Shēn
别名
奶参、羊乳、山海螺、白蟒肉、狗头参、乳头薯、乳薯
来源
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四叶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. et Hook.的根。野生品秋季白露采挖;栽培品于播种第二年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和根头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补虚通乳,排脓解毒。用于病后体虚,乳汁不足,乳腺炎,肺脓疡,痈疖疮疡。
用法用量
0.5~2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四叶参
拼音注音
Sì Yè Cān
别名
山海螺、奶参、羊乳、轮叶党参
英文名
Radix Codonopsis Lanceolatae
来源
为桔梗科植物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 ta(Sieb.et Zucc.)Trautv.的根。春、秋季来挖,除去须根,纵切晒干;或蒸后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缠绕草本,全株有乳汁,具特异臭气。茎无毛,有多数短分枝。主茎上的叶互生,细小,短枝上的叶4片簇生,椭圆形或菱状卵形,叶缘有刚毛,背面灰绿色;近无柄。花单生,偶成对生于侧枝端;花萼贴生至于房中部,先端5裂,花冠钟状,5浅裂,黄绿色,内有紫色斑点。蒴果下部半球状,上部有喙,有宿萼。种子有翼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沟洼潮湿地带或林缘、灌木林下。主产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及贵州、陕西。
形状
根纺锤形或圆锥形,多纵剖成两半或块片。表面灰黄色,有较密的环状隆起的皱纹,根头小,有数个茎基或芽痕;纵剖两半的边缘向内卷曲而呈海螺状,剖面黄白色。质轻,折断面类白色。
化学成分
含合欢酸(echinocysticacid)、齐墩果酸(oleanolicacid)、环阿屯醇(cycloartenol)、α-菠甾醇(α-spinasterol)、△7-豆甾醇烯醇(△7-stigmastenol)。
性味
性温,味甘。
功能主治
益气、养阴、消肿、解毒的功效。用于身体虚弱、四肢无力、头晕头痛、阴虚咳嗽、乳汁不足、肺脓疡、乳腺炎、疗疮、虫咬等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鲨鱼皮
- 崩疮药
- 角盘兰
- 铜皮
- 细穗爵床
- 楠木
- 黄皮
- 光肺筋草
- 鳟鱼
- 纤毛婆婆纳
- 斑叶紫金牛
- 腐婢根
- 小萹蓄
- 海蟹壳
- 大叶菜
- 毛叶兔耳风
- 藤黄
- 蔓乌头
- 鸭舌头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半蒴苣苔
- 红山药
- 石龙刍根
- 狸肉
- (鱼彭)鱼脑
- 香叶
- 天王七叶
- 老枪谷子
- 水鳖
- 猪笼草
- 柴厚朴
- 霜红藤
- 斑鸠占
- 石楠
- 西藏土连翘
- 番石榴干
- 山荸荠
- 赤瓟
- 蛇退
- 柠条
- 鼠李根
- 绳藻
- 琼越线蕨
- 鼠李
- 蛇果黄堇
- 方叶五月茶
- 臭节草
- 鳖头
- 强威生草
- 金沸草
- 罗平蓟
- 橘
- 齐墩果
- 绿盐
- 牛含水
- 赤芍
- 绵毛马兜铃
- 四叶萝芙木
- 百眼藤
- 八角莲
- 黄瓜
- 水牛尾
- 石蒜
- 杉叶
- 原蚕子
- 凤仙花
- 巴豆霜
- 黄颔蛇骨
- 牛鼻
- 麻油
- 紫梢花
- 大黑药
- 朝天罐
- 鹅肠草
- 须叶藤
- 铁脚威灵仙叶
- 广州山柑
- 小米草
- 网脉山龙眼
- 异木患
- 竹鼠子油
- 蛇鲻
- 葱花
- 鼹鼠
- 银线草
- 打火草
- 芭茅果
- 白背青荚叶
- 斑茅花
- 贝子
- 扁青
- 驳骨草
- 常春卫矛
- 虫豆
- 枸杞叶
- 海柳
- 海豘鱼
- 诃子
- 花红叶
- 华千金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