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马豆根
《*辞典》:山马豆根
拼音注音
Shān Mǎ Dòu Gēn
别名
山豆根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。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云南野豇豆,又名:野马豆。
多年生缠绕草本。根直较肥大,分枝少,表面棕黄色。茎长,纤细,表面被棕色长毛。3出复叶,互生;叶柄长2.5~3厘米,被毛;中间叶菱状卵形,长21~24毫米,宽约13毫米,端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,小叶柄长约4毫米;两侧小叶阔卵形,不对称,小叶柄长约1.5毫米;托叶披针形,先端尖,基部近心形,被毛。花2~3朵组戊总状花序,腋生,总梗长约10厘米;苞片小,线形;花冠蝶形,紫红色。荚果线状圆柱形,长约6厘米;种子10事枚,矩状椭圆形,黑色。
生境分布
自生山坡、路旁、草丛中。分布云南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请热解毒,消肿止痛,利咽。治风火牙痛,喉痛,肺结核,腹胀,胃痛,便秘,疮毒,小儿麻疹后余毒不尽,跌打关节疼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研末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壮筋草
- 泽泻
- 广东升麻
- 蓝天草
- 羊髓
- 华卫矛
- 紫硇砂
- 金盏草根
- 小花鸢尾
- 茜草藤
- 柘木白皮
- 多花景天三七
- 小红苏
- 狭眼凤尾蕨
- 蟹爪兰
- 鲎
- 仙桃草
- 过坛龙
- 路旁菊
- 鳖甲
- 金线鱼
- 黑芝麻
- 饭包草
- 蛇目菊
- 寒水石
- 药老
- 山黄皮
- 赤小豆叶
- 八楞木
- 象头花
- 榆皮涎
- 天仙子
- 山海螺
- 木瓜
- 异叶青兰
- 扁轴木
- 臭冷杉
- 白毛草
- 一品红
- 水葫芦七
- 金荞麦茎叶
- 黄荆子
- 紫云英子
- 马皮
- 远志木蓝
- 粘人花根
- 西伯利亚蓼
- 四照花
- 蟅虫
- 瓜子金
- 鸭胆子
- 羊角藤叶
- 双飞蝴蝶
- 称星蛇
- 圆叶乌桕
- 锯鲨卵
- 斑楮头红
- 玉簪
- 小果千金榆
- 象胆
- 乌骨麻
- 白花苋
- 山茴芹
- 卜芥
- 风毛菊
- 倒地铃
- 大叶藤
- 狮子七
- 红背叶
- 小鹭鸶兰
- 高粱泡
- 缩砂蜜
- 樟树叶
- 鬣羚角
- 马肠薯蓣
- 人头七
- 周裂秋海棠
- 四轮香
- 泽泻实
- 芝麻菜
- 岩豆藤根
- 巴茅根
- 狭头橐吾
- 小球藻
- 圆叶乌头
- 向日葵
- 小花鸢尾根
- 肖鸢尾根
- 豆腐泔水
- 野火球
- 青鱼枕
- 小花花椒
- 梓实
- 长叶柄野扇花
- 一口红
- 藏山药
- 老蜗生
- 雪山林
- 血沟丹
- 无患子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