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白顶草
《中华本草》:大白顶草
拼音注音
Dà Bái Dǐnɡ Cǎo
英文名
Herb of Field Groundsel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田野千里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necio oryzetorum Diels。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田野千里光 一年生草本,高20-40cm。茎直立,上部或全部多分枝,被微柔毛或近无毛。叶互生;叶片羽状深裂或不裂,长4-8cm,宽1-3.5cm,裂片3-5对,开展,多少条形,边缘有疏齿或无齿,基部常有扩大抱茎的耳郭,稍肥厚,两面无毛;上部叶常条形。头状花序,多数,在茎和枝端排成伞房状;梗细长,有条形短苞叶;总苞近钟状,长6-8mm,直径4-5mm;总苞片15-18个,条形,边缘膜质,先端尖,基部有数个短小苞叶;舌状花约10个,舌片知小,长约5mm;筒状花多数,黄色,先端5裂。瘦果,圆柱形,被短毛,长达2.5mm;冠毛白色,长约3mm。花期春、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荒地、村边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四川、贵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含生物碱(senecio alkaloids)。
性味
味甘;性平;有毒
毒性
1.对肝脏之毒性 千里光生物碱主要之毒性为引起肝脏之病变,牛、马、羊、猪、鸡、鹅等食之皆可中毒,引起死亡。急性中毒乃严重之肝脏损害、坏死;慢性中毒则为进行的肝变性,乃至肝硬化,直至腹水、昏迷而死。主要病变可能是肝中央小叶静脉发生部分或完全的阻塞,故名肝静脉阻塞症(V.O.D.或HepaticVeno-occlusiveDi-sease),此外尚有肝中央小叶的出血性坏死、肝细胞的巨细胞症(Megalocytosis)。人类亦有食此植物而得病之报告。[br]2.其他作用 本类生物碱对肺脏的严重毒性,最近引起了重视。它们还多能伤害肾小管及肾小球;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升高、惊厥、子宫收缩、肠管松弛。对氨甲酞胆碱(Carbachol)引起大鼠及兔的离体肠管的痉挛,本类生物碱以千里光灵碱、千里光菲灵碱之解痉作用最强;它们的N-氧化物,一般即丧失了此种抗胆碱的作用;双稠吡咯定环的饱和,却可增加此种活性。某些生物碱(天芥菜碱、毛果天芥菜碱等)对神经-肌接头(大鼠、猫)有阻断作用,与十烃季铵有类似处,如低浓度或作用开始时有增强收缩现象;但也有不同处,如箭毒不能拮抗其抑制等。对胆碱酯酶无抑制作用。另外,根据其能引起大鼠的肝、肺中实质细胞的增大及巨形核,有抗肿瘤作用,还能引起果蝇(Drosophilamelanogaster)的遗传突变,植物及大鼠细胞中染色体之破裂,大鼠的胎仔畸形等,因而认为它对细胞分裂有干扰作用;在体外、体内本类中某些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(吡咯衍生物),皆属强的烃化剂,因此有人认为,双稠吡咯定对肝、肺、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及其他作用,皆与其烃化作用有关。
鉴别
本类生物碱引起肝脏毒性,在化学结构上必需具备3条:1.千里光原碱应有双键;饱和者如阔叶千里光碱(Platyphylline)即无肝脏毒性。2.千里光原碱上的伯醇基必需酯化,特别是形成环化酯后,方有毒性。3.酯的侧链上,至少有一个分支碳链。千里光原碱本身并无毒性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小儿白口疮;疔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捣汁搽。
各家论述
《贵州草药》:清热解毒。治小儿白口疮,疔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大白顶草
拼音注音
Dà Bái Dǐnɡ Cǎo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具纵条纹。叶互生,叶片长倒卵形,有不规则的羽状浑裂,裂片边缘具小尖齿。头状花序顶生,排成疏散的伞房状;总苞钟状,苞片线状披针形,基部有数枚线状小苞片;花多为管状,黄色,先端5裂。瘦果短,圆筒形,具纵棱,冠毛多数。花期春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村边路旁。分布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《贵州草药》:"甘,平。"
功能主治
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解毒。治小儿白口疮,疔疮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捣汁搽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锥连栎
- 竹节蓼
- 沙梨
- 鱼虱子
- 黄蜀葵
- 石萝藦
- 胃友果
- 鳗鲡鱼血
- 粟米草
- 狗尾草
- 素馨花
- 拦路虎
- 老鼠竻
- 干姜
- 白草
- 大黄
- 枸橘叶
- 马鬃参
- 蜈蚣萍
- 石地钱
- 鸢尾
- 黄连
- 羊屎木
- 蓝花龙胆
- 华泽兰
- 红子仔
- 鸭脚艾
- 口蘑
- 大茶根
- 马尾伸筋草
- 竹叶椒叶
- 桃仁
- 虎尾轮
- 马刀
- 甘薯
- 凉三七
- 玉蜀黍
- 石龙芮子
- 鸡爪花
- 玉兰花
- 秃叶红豆树
- 鹰嘴爪
- 土碎补
- 赤茯苓
- 水曲柳
- 褐云玛瑙螺
- 瑞苓草
- 山韭
- 滇藁本
- 玉珊瑚根
- 钱针万线草
- 南蛇藤
- 螃蟹七
- 山桃树皮
- 百灵草
- 肖菝葜
- 火把花
- 小三棵针
- 香草仔
- 毒鱼藤
- 凤眼草
- 圆节山蚂蝗
- 黄屈花
- 牛角瓜
- 黄心果
- 大草乌
- 过路惊
- 紫云英子
- 鸳鸯
- 六月雪
- 酒饼叶根
- 大枣
- 松油
- 柿
- 楤木根
- 楤木白皮
- 水伤药
- 水八角莲
- 大石韦
- 桑寄生
- 毛叶三条筋
- 栓皮栎
- 水前草
- 赤小豆芽
- 杉木油
- 杜鹃花根
- 山橙叶
- 三爪金龙
- 杯苋
- 羽叶山蚂蝗
- 桑根
- 桑椹子
- 桑霜
- 桑椹
- 桑白皮
- 西藏土连翘
- 桑皮汁
- 小石藓
- 白兰花叶
- 大蛇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