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瑞木
《中华本草》:黄瑞木
拼音注音
Huánɡ Ruì Mù
别名
杨桐、鸡仔茶、黄板叉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黄瑞木的根及嫩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ndra millettii(Hook.et Arn.)Benth.et Hook.f.采收和储藏:根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嫩叶夏、秋采,鲜用。
原形态
黄瑞木 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5m。嫩枝和顶芽疏生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具短柄;叶片厚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,长4.5-9cm,宽2-3cm,先端短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全缘,少有在上半部略有细牙齿,幼时有密集的柔毛,后变无毛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;花梗纤细,长约2cm,有贴伏短毛,萼片5,卵状三角形,外面被贴伏短毛,边缘近于膜质,有细腺齿和睫毛;花冠裂片5,无毛;雄蕊约25枚,花药密生白色柔毛;子房上位,3室,有白色柔毛,花柱无毛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7-8mm,有柔毛或近于无毛。种子细小,黑色,光亮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-1200m的山地林荫处或水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解毒消肿。主衄血;尿血;传染性肝炎;腮腺炎;疖肿;蛇虫咬伤;癌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酌加。外用:适量,以鲜叶捣敷,或以根磨淘米水擦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瑞木
别名
乌珠子、杨桐、鸡仔茶、黄板叉木
来源
山茶科红淡属植物毛药红淡Adinandra millettii (Hook. et Arn.) Benth. et Hook. f.,以根、嫩叶入药。根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;嫩叶夏秋采,鲜用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,消肿解毒。
根:用于鼻衄睾丸炎,腮腺炎。
鲜叶:外用治疖肿,毒蛇咬伤,毒蜂螫伤。
用法用量
根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根磨洗米水搽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露兜竻蔃
- 大白顶草
- 湖北贝母
- 山柳
- 黄水芋
- 薯莨
- 双股箭
- 云南鸡矢藤
- 苣荬菜花
- 鲢鱼
- 黄栌
- 红牛皮菜
- 熊蕨根
- 牛耳草
- 蛇不见
- 藜芦
- 牛筋
- 鸭脚木叶
- 对叶草
- 华东木蓝
- 牛角瓜
- 野苦梨根
- 冷蕨子草
- 金花茶花
- 卷边桩菇
- 椰子浆
- 酸不溜根
- 诃子核
- 紫弹树根皮
- 五指山参
- 山油麻
- 罗汉松根皮
- 苞叶木
- 驴打滚草
- 楝花
- 芜荑酱
- 匙叶黄杨
- 牛筋草
- 野芭蕉
- 雀舌豆
- 白鲜皮
- 朱兰
- 山海螺
- 沙枣花
- 落花生
- 莸
- 柳叶绣球菊
- 棉团铁线莲
- 澜江百合
- 三月泡
- 蜈蚣旗根
- 狭叶垂头菊
- 磨盘根
- 红水芋
- 黄花紫丹参
- 乌蔹莓
- 蠮螉
- 越西川木香
- 律草
- 毛桐
- 龙虾
- 马牙七
- 辽东栎皮
- 广西莲座蕨
- 勒马回
- 阳桃根
- 八目鳗
- 维氏假瘤蕨
- 丝瓜叶
- 岩蜈蚣
- 黍米
- 毛赪桐
- (鱼彭)鱼鳃
- 山杜仲
- 刷把草
- 徐长卿
- 菊芋
- 草原老鹳草
- 刺蓬花
- 光板猫叶草
- 火腿
- 除虫菊
- 长梗玄参
- 长叶紫珠
- 赤石脂
- 野冬菊
- 长柄车前蕨
- 千针万线草
- 鸱鸺
- 三颗针
- 赤楠根
- 赤楠
- 梨
- 使君子根
- 多花八角莲
- 长石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
- 骆驼蹄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