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泡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三月泡
拼音注音
Sān Yuè Pào
别名
企晃刺、野杜利、竖藤火梅刺、饭消扭、割田藨
来源
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蓬虆Rubus hirsutus Thunb.[R. thunbergii Sieb. et Zucc.],以根或叶入药。夏、秋挖根,洗净晒干备用,叶多鲜用。
原形态
小灌木,有细而横走的根状茎。茎细弱,被腺毛和柔毛,并散生皮刺,刺尖微弯。单数羽状复叶,簇生或互生,叶轴及柄均被腺毛及钩刺;托叶条状披针形;小叶3~5片,(幼苗以5小叶为多见)稀为单叶;小叶片卵形、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(幼苗的小叶片较窄长)长2.5~7厘米,宽2~3.5厘米,先端尖,基部宽楔形或平截,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,两面散生白色柔毛,下面并疏生腺毛。春季开花,单生小枝顶端,花梗长3~6厘米,有柔毛、腺毛和小刺;花萼5裂,裂片三角状披针形,先端尾尖,反曲,外面有腺毛,两面密生绒毛;花瓣5,近圆形,白色,边缘浅波状;雄蕊多数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约2厘米,鲜红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疏林、溪边、路旁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和广东等省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[b]叶[/b]:消炎,接骨。用于断指。[b]根[/b]:祛风活络,清热镇惊。用于小儿惊风,风湿筋骨痛。
用法用量
根0.5~1两;叶外用适量。
复方
1、断肢再植:三月泡(鲜叶)、鲜连钱草、鲜四季葱跟(煨软)、白糖各等量,将断指复位后,用上药捣烂外敷,固定。每天换药1次。或加穿心莲和蒲公英,可进一步控制感染和肿胀。
2、牙周炎:三月泡嫩梢、车前草各1两,捣烂取汁涂患处。
3、风湿关节痛:三月泡根1~2两,水煎加酒或与猪脚炖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鹅
- 栗毛球
- 白榄根
- 鬼毛针
- 四叶草
- 甜瓜
- 林问荆
- 山香圆
- 鸭脚板草
- 金丝木通
- 鸡爪草
- 海盘车
- 粘毛黄花稔
- 雁肪
- 黑豆衣
- 地绵绵
- 狗脚迹
- 赤胫散
- 木槿根
- 牛马藤
- 九龙盘
- 衣鱼
- 铜线草
- 黄芽白菜
- 扁秆藨草
- 绣线菊子
- 红毒茴
- 狗筋蔓
- 密纹薄芝
- 山柳
- 糙叶水苎麻
- 十三年花
- 塔黄
- 银木荷皮
- 毛女贞
- 金瓜草
- 椰子浆
- 小朴松实
- 红头翁
- 淡豆豉
- 滇白芷
- 苦石莲
- 豆腐
- 香果树
- 三块瓦
- 金鸡纳
- 罗浮柿
- 扁担杆
- 脾寒草
- 草血竭
- 翠雀花
- 蓝实
- 煨姜
- 粗梗黄堇
- 苦竹沥
- 辫子草根
- 大散血
- 乌龟
- 血竭
- 狭叶当归
- 大花卫矛果
- (鱼彭)鱼鳃
- 党参
- 木麻黄种子
- 接骨木叶
- 地钱
- 虫牙药
- 山漆树
- 白炭
- 金雀儿
- 波棱瓜
- 墨汁鬼伞
- 壁虎
- 石楠
- 栝楼皮
- 棣棠花
- 米碎花根
- 露蕊乌头
- 红花菜
- 苦天茄
- 乌骚风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飘拂草
- 青蛇藤
- 透明草
- 淡味当药
- 蛤壳
- 假木通
- 牛髓
- 广香藤
- 合欢皮
- 栓皮栎
- 大黄茎
- 三七
- 蔓草虫豆
- 红皮
- 豆腐渣果根
- 马甲子根
- 白叶火草
- 苦瓜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