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皮草
《中华本草》:虎皮草
拼音注音
Hǔ Pí Cǎo
别名
猪耳朵、牛耳朵、大叶金腰、马耳朵、龙香草、龙舌草、大脚片、大叶猫眼睛、虎草、坑草、闷鸡心、毛白菜、大虎耳草、岩乌金菜、斗甲、大叶毛大丁、岩窝鸡
英文名
Herb of Bigleaf Goldsaxifrage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金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Oliv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采收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大叶金腰 多年生草本,高8-16cm。有伸长的匍匐茎和发达的棕色须根。茎肉质多汁,紫红色,疏生有棕色柔毛或几无毛,基生叶数枚;叶柄长0.8-1cm,具褐色柔毛;叶片革质,倒卵状匙形,长3-20cm,宽2-11cm,先端钝圆,基部渐狭成柄,近全缘或有波状齿,上面深绿色,有棕色毛;茎生叶小,匙形。不孕枝长达45cm;叶互生,匙形,顶部的叶稍密集。花茎自基生叶间抽出,茎生叶通常1片。多歧聚伞花序顶生;苞片卵形或阔卵形,长0.5-1.7cm;花两性,单花被;萼片4,白色或淡黄色,花后变绿色,直立,卵形;雄蕊8,长6-8mm,较萼片长;雌蕊心皮2,子房半下位,与萼筒相结合。蒴果水平开展,中央凹入,喙各具1针状毛。种子卵形,微小,有乳头状突起,暗紫褐色,花期3-4月。果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200m的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西、安徽、广东等地。
形状
根茎长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约3mm,表面淡棕褐色,具纵皱纹,被纤维状毛,节上有黄棕色膜质鳞片,及多数不定根。不育枝细长,叶互生,茎圆柱形,疏生褐色长柔毛,通常具1叶片,叶多皱宿卷曲,展开后叶片多呈倒卵形或宽倒卵形,上面灰绿色或绿褐色,疏被刺状柔毛,下面棕色,叶柄较长,有棕色柔毛。有时可见聚伞花序,花序分枝疏生褐色柔毛或近无毛;苞片卵形或狭卵形,萼片黄绿色,卵形。或已结果。气微,味淡、微涩。
化学成分
叶含槲皮素(quercetin),叶甜素(phyllodulcin)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。
性味
味苦、涩、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咳,止带,收敛生肌。。主臁疮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捣汁或熬膏涂。
各家论述
1.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:治小儿惊风。2.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,生肌,收敛。治臁疮,烫火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虎皮草
拼音注音
Hǔ Pí Cǎo
别名
大叶金腰子、大虎耳草、猪耳巴、猪耳朵
来源
虎耳草科虎皮草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Oliv.,以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浙江、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。
化学成分
叶含叶甜素(phyllcdulcin)、槲皮素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。
性味
苦、涩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生肌收敛。主治臁疮,烫火伤。
用法用量
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取汁或煎熬膏搽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虎皮草
拼音注音
Hǔ Pí Cǎo
别名
猪耳朵,牛耳朵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金腰的全草。春、夏采收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大叶金腰,又名:马耳朵草、龙香草。
多年生草本,高8~16厘米。有伸长的匍匐茎和发达的棕色须根。茎肉质多汁,紫红色,疏生有棕色柔毛或几无毛。基生叶数个,叶片革质,倒卵状匙形,长3~20厘米,宽2~11厘米,先端钝圆,基都渐狭成柄,上面深绿色,有棕色毛,近全缘威有波状齿;叶柄粗壮,长1~6厘米,有棕色毛;茎生叶小,匙形。不孕枝长达45厘米,叶匙形,顶部的叶稍密集。花茎自基生叶间抽出,聚伞花序生于茎顶;苞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0.6~1.7厘米;花两性,单花被;萼片4,卵形;雄蕊8,较萼片长;雌蕊心皮2,子房与萼筒相结合。蒴果水平开展,中央凹入,二缘各具针状毛一条。种子卵形,微小,有乳头状突起,暗紫褥色;花期3~4月。果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。分布于陕西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西等地。
性味
《陕西中草药》:"苦涩,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平肝,解毒。治小儿惊风,臁疮,烫伤。
①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小儿惊风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生肌,收敛。治臁疮,烫火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捣汁或熬膏涂。
复方
①治臁疮:鲜虎皮草适量,捣烂取汁,加雄黄或冰片少许,调匀涂搽患处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②治烫伤:虎皮草、刺黄连根各等量。水煎熬膏,涂搽患处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台湾千金藤
- 鲎
- 绿南星
- 地乌
- 菰米
- 土马鬃
- 木瓜枝
- 番杏
- 大花卫矛果
- 石头菜
- 藤槐
- 猩猩木
- 蛮刀背
- 黄荆叶
- 红葱
- 糖橘红
- 雀卵
- 三消草
- 海狸香
- 金丝杜仲
- 飞天蜈蚣
- 大树跌打
- 翠雀花
- 黄果茄
- 阔叶赤车使者
- 獭肝
- 布荆
- 浮萍
- 榕树果
- 百里香
- 球花党参
- 山荸荠
- 篑草
- 两指剑
- 跌打老
- 独脚蟾蜍
- 冬瓜
- 金橘
- 粟米草
- 紫金标
- 水接骨丹
- 柘树果实
- 马唐
- 青鱼胆草
- 灯笼草
- 石蒜
- 角茴香
- 附子
- 川楝子
- 泡泡草
- 新疆延胡索
- 三枝枪
- 红毛野海棠
- 驴蹄草
- 朱砂七
- 红木子
- 槐根
- 滑背草鞋根
- 鲎尾
- 火索麻
- 火赤链蛇
- 皱巴坚螺
- 苦草
- 粉藜
- 倒提壶
- 青棉花藤
- 芸香
- 牛心果
- 天文草
- 绿结鸡骨
- 青箭
- 牛胆参
- 雪兔
- 鲫鱼脑
- 塔黄
- 野棕
- 鸡脑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大叶蛇泡簕
- 君迁子
- 向日葵茎髓
- 白花蛇
- 柿花
- 野芫荽
- 大金发藓
- 九倒生
- 岩檀香
- 常春藤
- 五爪龙
- 翻背白草
- 匍伏堇
- 马牙七
- 金线草
- 红娘子
- 黄茶根
- 莲子心
- 水黄
- 淡秋石
- 旱前胡
- 乌蔹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