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翅铁角蕨
《中华本草》:三翅铁角蕨
拼音注音
Sān Chì Tiě Jiǎo Jué
英文名
Three wing spleenwort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plenium tripteropus Nakai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20-35cm。根茎短而直立,顶部被棕褐色、狭披针形鳞片,全缘。叶簇生;叶柄长2-4cm,栗褐色,有光泽,除上面有2条宽翅外,下面棱脊上还有1条;叶片坚纸质,无毛,线状披针形,长12-25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缩狭,一回羽状;羽片20-30对,下部的近对生,向上互生,长圆形或近长方形,中部的较大,长达1cm,宽约5mm,先端圆,基部上侧略呈耳状;叶脉羽状,侧脉二叉或单一;叶轴栗褐色,有光泽,有3条膜质狭翅,先端常有1-3枚被鳞片的芽胞,行无性繁殖。孢子囊群线状长圆形,背生于小脉上侧分枝的中部;囊群盖长圆形,灰白色,膜质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000m的山坡林缘、路旁湿石上。资源分布:产于长江以南地区,向北至陕西南部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平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;利水通淋。主腰痛;跌打损伤;小便淋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服10-20g;或浸酒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,味微苦,性平。有舒筋活络的功能。用于跌打损伤以及腰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桐花
- 丝瓜叶
- 十二槐花
- 犀牛皮
- 石楠
- 翠雀花
- 枪刀药
- 上山龙
- 硬飘拂草
- 杧果核
- 白矾
- 鸦椿卫矛
- 白猪栗根
- 三对节
- 细叶草乌
- 草乌头
- 峨眉半边莲
- 火焰草
- 鼻烟
- 枯萝卜
- 火头根
- 洋白蜡树
- 大绿藤
- 青蒿
- 蝉翼藤
- 樟木子
- 真藓
- 茉莉花
- 鱼蓼
- 温泉
- 龙常草
- 多花胡枝子
- 紫背天葵草
- 独叶白芨
- 竹节七
- 石榴叶
- 红大戟
- 高粱泡叶
- 牛目椒
- 羊奶子
- 小年药
- 柿漆
- 白子菜
- 遍地金
- 银朱
- 毛茎马兰
- 鸭公树子
- 北鱼黄草
- 毛根杜仲
- 刚毛尖子木
- 鼹鼠
- 粳米
- 白藤
- 水翁皮
- 毛果小甘菊
- 粘鱼须
- 山高粱
- 千金坠
- 嫁(虫戚)
- 鲤鱼鳞
- 猴樟
- 黄瘤孢
- 建神曲
- 竹林消
- 蚂蚁上树
- 荷青花
- 金钮扣
- 狭叶山胡椒
- 尖耳贯众
- 制何首乌
- 牛舌草
- 小茜草
- 青蛇莲
- 梅花刺果
- 赤小豆花
- 红榔木
- 马桑树皮
- 齿叶橐吾
- 南方红豆杉
- 白腹锦鸡
- 达仑木
- 蕨
- 木瓜
- 东北桤木
- 刺血红
- 高山唐松草
- 鹄绒毛
- 苜蓿
- 毛脉南蛇藤
- 八角枫
- 老鼠脚迹
- 东紫堇
- 壁钱
- 圆叶茅膏菜
- 信石
- 豨莶果
- 粘毛黄花稔
- 肥皂荚
- 铰剪藤
- 鳖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