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凋木
《中华本草》:不凋木
拼音注音
Bù Diāo Mù
别名
格棒子、格棒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.var.microphylla Rehd.et Wils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割取地上部分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小叶石积木,落叶或半常绿多刺灌木,高1-2m。枝开展,幼时紫褐色,被疏灰白色柔毛,老时黑褐色,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5-31片,边叶柄长1.5-3cm,宽1-1.5cm,近于无毛;托叶披针形,早落;小叶片椭圆形、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3-5mm,宽2-4mm,先端急湖或短尖头,表面深绿色,背面被疏短柔毛;小叶近无柄;叶轴具猛烈翅;花两性,伞房花于枝顶,有花3-8朵;总花梗与花梗均被疏柔毛;苞片线状披针形,被柔毛,时落;萼裂片5,卵状三角形,与萼筒近等长;花瓣5,狭卵形,白色;雄蕊20,花柱5,基部被柔毛,柱头头状。梨果卵形,直径5-6mm,蓝黑色,宿萼反折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参拔750-2700m的山坡、路旁、干燥河谷两岸、松林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益肾;调中。主腰膝酸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倒提壶
- 人参叶
- 藤商陆
- 桔梗
- 铜骨七
- 锁阳
- 白垩铁线蕨
- 竹茹
- 皂角菌
- 滨海前胡
- 山橘
- 马蓼
- 黑阳参
- 羊脬
- 鱼虱子
- 麋角
- 苦苣根
- 槟榔花
- 粘人花根
- 野洋烟根
- 百蕊草
- 鲚鱼
- 雪山芪
- 腐婢根
- 枣叶
- 矮柳穿鱼
- 野烟
- 儿茶
- 稻谷芒
- 马鹿花
- 钩栗
- 荛花根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黄接骨丹
- 竹叶心
- 斑竹壳
- 酸枣仁
- 鳖甲胶
- 蝮蛇
- 鱼鳔
- 西瓜子仁
- 甘蔗皮
- 瓣蕊唐松草
- 短冠草
- 北方点地梅
- 黑骨头
- 苦豆子
- 高山望
- 枳壳
- 鹰骨
- 刚竹
- 鬼臼
- 香菇
- 酸梅簕
- 鳖头
- 鸽卵
- 香蕉弄蝶
- 疳积药
- 青江藤
- 左黑果
- 铁扫帚
- 黄香薷
- 矮醋栗
- 翻白草
- 柏树油
- 都拉鸢尾
- 光刺兔唇花
- 粉苞苣
- 芭蕉油
- 鸡嗉子根
- 瑞连草
- 香面叶
- 豆豉草
- 冰
- 蛇胆
- 福建胡颓子叶
- 白刺
- 鸭公树子
- 铁
- 鸡冠花
- 花叶矮沱沱
- 行夜
- 白簕枝叶
- 苦地胆
- 豹肉
- 鸽肉
- 斑花杓兰
- 苦丁茶
- 柄果槲寄生
- 桉叶
- 珍珠伞
- 云南红豆蔻
- 铁海棠花
- 香茅
- 人血七
- 鸡腿堇菜
- 香茅花
- 苦葛根
- 铜罗伞
- 香堇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