柄果槲寄生
《中华本草》:柄果槲寄生
拼音注音
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
别名
有柄槲寄生、桂花寄生、油桐寄生、寄生茶、刀叶槲寄生
出处
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scum multinerve (Hayata) Hayata[V.orientale Wild.var.multinerve Hayata;V.stipitatum Lecomte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扎成束,晾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0.5-0.7m。茎圆柱状。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,小枝披散或悬垂,节间长4-6cm,粗约1mm。叶对生,薄革质;叶柄短;叶片披针形或镰刀形,稀长卵形,长4.5-8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或近急尖,下半部渐狭,基出脉5-7条。扇形聚伞花序,l-3个腋生或顶生,总花梗长2-5mm;总苞舟形,长约2mm,具花3-5朵;花排列成1行,中央l-3朵为雌花,侧生的为雄花;雄花花蕾时卵球形,长约1.5mm,萼片4枚,三角形,花药圆形,贴生于萼片下半部;雌花花蕾时椭圆形,长2.5-3mm;花托长约2mm,下半部渐狭,萼片4枚,三角形,长约0.5mm,柱头乳头状。浆果黄绿色,长7-8mm,上半部倒卵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约4mm,下半部骤狭呈柄状,长2-4mm,果皮平滑。花、果期4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6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锥栗属、柯属或樟树等植物上。分布于华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资源分布: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、海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。
化学成分
从中分离得到β-香树脂醇(β-amyrin),羽扇豆醇(lupeol),菜油甾醉(campe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β-香树脂酸乙酸酯(β-amyrin acetate),羽扇豆醇乙酸酯(lupeoyl acetate),β-香树脂酮(β-amyrenone),羽扇烯酮(lupenone),白桦脂酸(betulic acid)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,菜油甾醇葡萄糖甙(campesteryl glucoside),豆甾醇葡萄糖甙(stig-masteryl glucoside),β-谷甾醇葡萄糖甙(β-sitosteryl glucoside);高圣草酚(homoeriodictyol),柚皮素(naringenin),3’-甲基鼠李素-3-葡萄糖甙(rhamnazin-3-glucoside),高圣草酚-7-葡萄糖甙(homoe-rlodictyol-7-glucoside);二十七烷(heptacosane),二十八烷(octa-cosane),二十九烷(nonacosane),二十四烷醇(tetracosanol),二十六烷醇(hexacosanol),二十八烷醇(octacosanol),二十烷醒(tria-contanol);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,二十二酸(behenic acid),止二十三酸(n-tri-cosanoic acid),二十四酸(lignoceric acid),二十五酸(pentacosanoicacid),二十六酸(cerotic acid)和二十八酸(octacosanoic acid)[1]。
性味
辛;微苦;性平
归经
归肝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湿;补肝肾;活血止痛;安胎;下乳。主主治风湿痹痛;腰腿痛;跌打损伤;高血压;胎动不安;乳汁不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治跌打、骨折、腰腿疼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貒肉
- 紫荆根皮
- 紫花一炷香
- 紫荆皮
- 平地木
- 紫荆果
- 牡蒿根
- 藿香
- 橄榄
- 糖芥
- 四季春
- 大伸筋草
- 铁牛皮
- 早禾树
- 海萝
- 红土子
- 同形鳞毛蕨
- 紫筒草
- 构皮麻
- 羊角扭
- 紫藿香
- 大叶凤仙花
- 白桂
- 海龟胶
- 毛麝香
- 仙掌子
- 通骨消茎叶
- 白地牛
- 齿叶草
- 中华里白
- 乌尼参
- 淡味当药
- 偷筋草
- 锈毛络石
- 红毛草
- 茄叶
- 美味牛肝
- 自扣草
- 太白贝母
- 黄果茄
- 土党参
- 银箔
- 长瓦韦
- 牡荆茎
- 风车儿
- 醍醐
- 大地棕根
- 黄梢蛇
- 玉溪天仙藤
- 峨参
- 下冈哇
- 广防风
- 关木通
- 铁色箭
- 豨莶根
- 翠雀花
- 兔血
- 山柏
- 红须须
- 绿结鸡骨
- 楤木叶
- 美脉藁本
- 山柰
- 大香附子
- 波罗蜜叶
- 土红苓
- 九牛力
- 桂花子
- 台湾泡桐叶
- 蒲蒻
- 小山稔
- 山羊角
- 土中闻
- 湿鼠曲草
- 牛骨
- 峨山雪莲花
- 天山雪莲花
- 红花雪莲花
- 大头陈
- 水茄冬叶
- 龙须莞
- 土八角
- 山梅花
- 牛膝
- 刺榆
- 中华补血草
- 甜瓜根
- 四大天王
- 猪鬃凤尾蕨
- 紫柚木
- 蓼大青叶
- 小叶双眼龙
- 秃房茶子
- 莱菔子
- 貒骨
- 麻鱼骨
- 金不换
- 独脚蟾蜍
- 栗树皮
- 金刚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