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苋
《中华本草》:白花苋
拼音注音
Bái Huā Xiàn
别名
烂脚蒿、白牛膝、土牛膝、怀牛膝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白花苋的根或花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erva sanguinolenta(L.)B1.[Achy-ranthes sanguinolentaL.]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erva sanguinolenta(L.)B1.[Achy-ranthes sanguinolentaL.]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lm。茎直立或稍披散,有白色柔毛,后渐脱落。叶对生或互生,卵状椭圆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1.5-8cm,宽5-35mm,顶端具小芒尖、基部楔形,两面有白色伏柔毛,老时无毛;叶柄长2-10mm。穗状花序腋生和顶生,密集在茎顶端成总状;花两性或杂性;总花梗和花梗有白色长绢毛;苞片和小苞片卵形,外有白色柔毛;花被片5,白色或粉红色,长圆形,外被白色长绢状毛;雄蕊短,退化雄蕊条形;柱头2浅裂。胞果卵形,不开裂。花果期4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性微寒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;清热除湿。主月经不调;血瘀崩漏;经闭;跌打损伤;风湿关节痛;湿热黄疸;痢疾;角膜云翳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"本品泡酒,忌服酸、冷,孕妇忌服。"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花苋
别名
烂脚蒿、白牛膝、土牛膝、怀牛膝
来源
藜科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(L.) Blume,以根、花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、广西。
性味
微辛,平。
功能主治
散瘀止痛,除湿,调经止咳,止痢。主治痢疾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肌肉痛,月经不调,血崩,老年咳嗽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泡酒服。
注意
忌服酸、冷。孕妇忌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矮脚苦蒿
- 苏木蓝
- 冷饭果
- 吴茱萸根
- 山白果
- 野木瓜果
- 牛鼻栓
- 白升麻
- 西瓜根叶
- 紫玉簪根
- 土连翘
- 橡实壳
- 山豆根
- 眼睛草
- 山甘草
- 山肉桂
- 车桑仔
- 大马哈鱼籽
- 蓝胡麻草
- 牛筋条
- 大头橐吾
- 山黑柳
- 咳喘木
- 阴香皮
- 歪脖子果
- 三叶木蓝
- 野藿香
- 野豇豆
- 裂叶秋海棠
- 岗梅根
- 古羊藤
- 夜吹箫
- 石上藕
- 瑞香
- 野火绳
- 裕民贝母
- 闹羊花
- 鼠标蛇
- 白花藤
- 使君子叶
- 西南石梓
- 骆驼蓬
- 秤砣梨
- 鸭舌鱼鳖
- 盐麸木花
- 千解草
- 散血藤
- 实葫芦根
- 大铁扫把
- 岩山枝
- 天文草
- 蚌兰花
- 酸枣肉
- 毛嘴签
- 小叶枇杷
- 罗星草
- 螃蟹甲
- 椿树花
- 山小橘
- 山丹花
- 橘络
- 洋蓍草
- 雪莲花
- 虾子花叶
- 洋草果
- 牛角瓜
- 三条筋
- 石蔓藤
- 肥猪苗
- 糙叶五加
- 酸藤木
- 麦瓶草
- 山梅花
- 七爪风
- 牡丹三七
- 鸡脚莲
- 玉米黑霉
- 黄瓜子
- 白杨枝
- 黑三棱
- 山半夏
- 瑞连草
- 金刚散
- 狭叶瓦韦
- 有柄石韦
- 香加皮
- 胖树根
- 牛藤果
- 白茅针
- 大树跌打
- 苦地胆根
- 石蟾蜍
- 四方藤
- 蓝锭果
- 山莲藕
- 臭藤子
- 树茭瓜
- 蒲桃根皮
- 白仙茅
- 铅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