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山虎
《*辞典》:巴山虎
拼音注音
Bā Shān Hǔ
别名
金扣钮根(《陆川本草》),细钮扣根、扣子头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紫花茄根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天茄子"条。
性味
苦,平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苦。"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苦,性寒。"
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苦,平。"
④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淡,凉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除湿,祛瘀消肿。治风湿痹痛,痧气腹痛,头痛,牙痛,咽炎,扁桃体炎,疳积,跌打损伤,瘰疬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跌打将死,煲酒服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清热,止渴,止咳。治痧气肚痛,五疳,小儿发热,蛇伤。"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散瘀消肿,消炎止痛。治咽炎,扁桃体炎,淋巴结炎,胃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头风痛:紫花茄根一至二两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②治关节风温痛:紫花茄根一至二两,或加蘡薁干根、土牛膝干根各五钱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③治胃痛:紫花茄根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④治瘰疬:鲜紫花茄根一至二两,水煎或调酒服;已破溃者加鸡蛋同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⑤治无名肿毒:鲜紫花茄根一两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鹿皮
- 满山红根
- 野柿花
- 松节油
- 枳椇
- 石筋草
- 白刺
- 天罗水
- 芒茎
- 短齿楼梯草
- 小九节铃
- 刺竹笋
- 老虎姜
- 牛鼻栓
- 刺血红
- 田野卷耳
- 广布柳叶菜
- 葛蔓
- 南川升麻
- 凉伞盖珍珠
- 剑皮树菌
- 美脉藁本
- 都拉
- 长筒马先蒿
- 地蚕
- 芫花根
- 香水月季
- 密马
- 鲤鱼
- 倒提壶
- 裂序楼梯草
- 兰石草果
- 白花菜子
- 蘡薁
- 齿叶草
- 玉芙蓉
- 山海螺
- 蒲公英
- 剪夏罗
- 鸡油菌
- 灵猫肉
- 旋花
- 假蓝靛
- 三七
- 紫竹根
- 李核仁
- 鼠矢枣
- 胡枝子
- 紫荆皮
- 菰根
- 盐麸子
- 凤眼果树皮
- 牛戳口
- 羊奶果
- 猕猴梨根
- 冷水花
- 拘那花
- 甜瓜茎
- 狗肝菜
- 牌楼七
- 光头稗子
- 大一面锣
- 黄断肠草
- 香菇
- 枫杨
- 蓑草根
- 三加花
- 血人参
- 九里根
- 羊胎
- 迎春花
- 五角叶葡萄
- 赛莨菪
- 风车儿
- 篦子草
- 白药子
- 东北桤木
- 野木鱼
- 山核桃仁
- 扁豆花
- 石首鱼
- 芫荽茎
- 越王余筭
- 小红蒜
- 矮脚龙胆
- 金银花露
- 密花草
- 痄腮树
- 匙叶龙胆
- 腊梅
- 午时茶
- 安息香
- 青麸杨根
- 土黄芩
- 绿笋片
- 太平莓
- 岩石羊
- 掌叶榕
- 尖萼厚皮香
- 鸭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