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山虎
《*辞典》:巴山虎
拼音注音
Bā Shān Hǔ
别名
金扣钮根(《陆川本草》),细钮扣根、扣子头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紫花茄根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天茄子"条。
性味
苦,平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苦。"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苦,性寒。"
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苦,平。"
④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淡,凉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除湿,祛瘀消肿。治风湿痹痛,痧气腹痛,头痛,牙痛,咽炎,扁桃体炎,疳积,跌打损伤,瘰疬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跌打将死,煲酒服。"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清热,止渴,止咳。治痧气肚痛,五疳,小儿发热,蛇伤。"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散瘀消肿,消炎止痛。治咽炎,扁桃体炎,淋巴结炎,胃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头风痛:紫花茄根一至二两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②治关节风温痛:紫花茄根一至二两,或加蘡薁干根、土牛膝干根各五钱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③治胃痛:紫花茄根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④治瘰疬:鲜紫花茄根一至二两,水煎或调酒服;已破溃者加鸡蛋同炖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⑤治无名肿毒:鲜紫花茄根一两,酒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甜远志
- 糖茶藨
- 跳八丈
- 玳瑁
- 鲥鱼鳞
- 盾叶莓
- 紫芝
- 紫珠
- 变叶榕
- 甜橙
- 白毛夏枯草
- 白毛藤
- 茼蒿
- 白毛委陵菜
- 软蒺藜
- 白毛藤根
- 螳螂
- 白粉蕨
- 白胶香
- 白脚威灵
- 鲥鱼
- 变叶美登木
- 紫堇
- 软皮树
- 铜罗汉
- 柔毛艾纳香
- 总状绿绒蒿
- 白榔皮
- 地柏叶
- 扁蕾
- 马鞭石斛
- 黍茎
- 短小蛇根草
- 血沟丹
- 短柄忍冬
- 紫金牛
- 桃茎白皮
- 绒毛粉背蕨
- 铁力木
- 爆仗竹
- 白桦皮
- 白芥
- 白毛鹿茸草
- 獭子树
- 胆南星
- 甜石榴
- 炮仗筒
- 铜钱菌
- 酸浆
- 狨
- 通脱木花上粉
- 酸模叶
- 酸模叶橐吾
- 白花坚荚树
- 铜绿
- 黄锁梅
- 鼠李根
- 苦芥
- 北沙参
- 扁青
- 紫菜
- 斑鸠占
- 石楠根
- 紫金沙
- 豆包菌
- 人面子根皮
- 白山蓼
- 变异鳞毛蕨
- 白暨豚
- 桃枝
- 桐叶千金藤
- 钝叶草
- 扁轴木
- 田野卷耳
- 豆瓣香
- 粗叶卷柏
- 短萼蜂斗草
- 顶羽菊
- 胖血藤
- 蒲桃叶
- 蛇果黄堇
- 短柱梅花草
- 鲨鱼翅
- 荡皮参
- 紫金标
- 玳玳花
- 柏根白皮
- 豆腐皮
- 都咸子
- 顶头马蓝
- 苔菜
- 铁牛钻石
- 鯆鱼
- 秃叶红豆树
- 桃胶
- 紫木通
- 白三百棒
- 白云瓜皮
- 菟葵
- 透明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