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莓叶
《*辞典》:寒莓叶
拼音注音
Hán Méi Yè
出处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。
原形态
寒莓(《本草会编》),又名:肺形草、水漂沙、寒刺泡、山火莓、大号刺波。
常绿蔓生小灌木。茎常斜卧,高约30厘米,多绒毛,无刺或有少数刺;匍匐枝长达2米。单叶互生,近圆形,直径4~8厘米,边缘5浅裂而有锯齿,先端圆钝,基部心形,上面近于无毛,下面及叶柄密生茸毛。总状花序短,腋生,有花5~10朵,总花梗有灰白色绒毛;花白色;萼片5,外面被绒毛。聚合果近球形,红色。果期10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山坡树荫下及山路边。分布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酸,平,无毒。
功能主治
能补阴益精,用作强壮药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品1~2两)。
注意
感冒咳嗽忌用。
复方
①治肺(结核)病咳血:鲜寒莓叶一两(干者五钱),冰糖一两。开水炖服,日两次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②治黄水疮:鲜寒莓叶捣烂,外敷患处。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瓜子
- 合欢花
- 护耳草
- 化气兰
- 华东阴地蕨
- 华西小石积
- 黄花铁线莲
- 越王余筭
- 鲩鱼胆
- 华清香藤
- 华细辛
- 黄杞叶
- 华罂粟
- 寒莓根
- 黄脚鸡
- 还筒子
- 鬼灯笼根
- 衡州乌药
- 化药
- 华金腰子
- 回回蒜果
- 黄芫花
- 黄瓜根
- 黄花母根
- 黄瘤孢
- 合萌叶
- 化金丹
- 化血胆
- 合血香
- 黄花稔
- 鹤骨
- 黄瓜
- 诃子叶
- 山芙蓉
- 铃茵陈
- 鹄绒毛
- 孩儿茶
- 蛤仔壳
- 华风车子根
- 壶卢秧
- 黄花堇菜
- 黄花苜蓿
- 褐盖肉齿菌
- 诃子
- 鹤肉
- 鹤脑
- 华无柱兰
- 黄泡子
- 黄花倒水莲
- 黄茄花根
- 蚶
- 辉葱
- 杧果钉
- 鲎肉
- 华南毛蕨
- 合子草
- 华南紫萁
- 合欢皮
- 壶卢
- 黄练芽
- 黄花蒿子
- 还魂草
- 华山矾果
- 华风车子叶
- 黄花鸢尾
- 黄桷叶
- 华鹅耳枥
- 黄花地桃花
- 鲤鱼脂
- 蛤蒌
- 华东瓶蕨
- 华风车子
- 厚朴花
- 厚皮香花
- 和他草
- 黄秋葵根
- 豪猪毛刺
- 赤茯苓
- 黄屈花
- 黄缨菊
- 黄三七
- 化橘红
- 华南皂荚
- 华山矾根
- 黄荆子
- 还阳参
- 白子菜
- 箭刀草
- 鹤草芽
- 黄堇
- 华卫矛
- 华泽兰
- 黄瓜仁草
- 合萌根
- 黄花菜子
- 黄茅
- 黄蓬花
- 还阳草
- 厚皮树皮
- 和血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