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菜根
《中华本草》:睡菜根
拼音注音
Shuì Cài Gēn
别名
过江龙
出处
出自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neyanthes trifoliata 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沼生植物。具长的匍匐根状茎,节上有膜质鳞片。叶为基生叶,托出水面;三出复叶,叶柄长12-30cm,小叶无柄;叶片椭圆形,长2.5-8cm,宽1.2-4cm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全缘或边缘微波状,中脉明显。花葶由根茎中抽出,高30-35cm,总状花序;花梗长1-1.8cm,基部有一卵形的苞片;花萼筒甚短,长4-5mm,5深裂至基部,裂片卵形,花白色,花冠漏斗状,长1.4-1.8cm,5裂,裂片椭圆状披针形,上部内面具白色长流苏状毛;雄蕊5,着生于花冠筒中部;子房椭圆形,无柄,花柱线形,柱头2裂。蒴果球形,长6-7mm。种子膨胀,圆球形。花、果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-3600m的沼泽中成群落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西南及河北、浙江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茎含白桦脂酸(betulinic acid),睡菜根甙甲(menthiafolin),睡菜苦甙(foliamenthin),二氢睡菜苦甙(dihydro-foliamenthin)[1],睡菜皂甙(menyanthoside)[2]。
性味
甘;微苦;性平
归经
肺;肝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;利尿消肿;降血压。主咳嗽;水肿;风湿痛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,鲜者30g;或捣汁。
复方
①润肺止咳: 鲜过江龙一两(干者五钱)。炖肉吃或煎水吃。 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②消湿肿,治风湿痛: 过江龙、通花根各五钱(于的)。煎水吃。 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③治高血压: 睡菜根五钱。捣汁, 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睡菜根
拼音注音
Shuì Cài Gēn
别名
过江龙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
出处
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睡菜"条。
化学成分
根茎含白桦脂酸。又含睡菜根甙甲,睡菜根甙乙及双氧睡菜根甙乙。
性味
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甘微苦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润肺,止咳,消肿,降血压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两)。
复方
①润肺止咳:鲜过江龙一两(干者五钱)。炖肉吃或煎水吃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②消湿肿,治风湿痛:过江龙、通花根各五钱(干的)。煎水吃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③治高血压:睡菜根五钱。捣汁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飘带草
- 狐肉
- 升登
- 草乌叶
- 蚍子草
- 圆叶碱毛茛
- 大苞叶千斤拔
- 糙叶千里光
- 深山黄堇
- 长管假茉莉
- 冬菇
- 鹅掌金星草
- 大花威灵仙
- 华南铁角蕨
- 强威生草
- 畲山羊奶子
- 黄鳝藤根
- 光刺兔唇花
- 长距鸟足兰
- 天王七果实
- 红龙
- 高山羊不吃
- 拘那花
- 金毛七
- 木姜子
- 五角枫根
- 落地小金钱
- 景天三七根
- 肉根还阳参
- 水冬瓜
- 光枝勾儿茶
- 凤眼兰
- 红缘层孔菌
- 蝴蝶藤
- 青海鸢尾子
- 云南莲座蕨
- 多花八角莲
- 郎伞木
- 四方草
- 伤寒草
- 红鸡踢香根
- 紫贝
- 云南铁角蕨
- 短柱梅花草
- 短穗草胡椒
- 金钱白花蛇
- 光板猫叶草
- 圆叶白杨树
- 红叶树子
- 西南金刚藤
- 凹裂毛麝香
- 黔桂醉魂藤
- 三裂叶犁头尖
- 钝齿铃子香
- 硬水黄连
- 长盖铁线蕨
- 矮茎冷水花
- 短小蛇根草
- 光梗丝石竹
- 边缘鳞盖蕨
- 黄桷树根疙瘩
- 牯岭凤仙花
- 透茎冷水花
- 长瓣金莲花
- 小花五味子藤
- 薤叶
- 念珠根黄芩
- 高粱火焰苞
- 滇南杭子梢
- 圆果冷清草
- 点乳冷水花
- 川山橙果
- 峨眉观音座莲
- 葡萄叶秋海棠
- 甘青雪莲花
- 长管蝙蝠草
- 长梗玄参
- 刺苞南蛇藤果
- 圆瓣冷水花
- 黄河裸裂尻鱼
- 铁角凤尾草
- 圆叶千金藤
- 青棉花藤根
- 紫背天葵草根
- 川山橙根
- 祁连山圆柏
- 阔叶赤车使者
- 蚌粉
- 鸡蛋七
- 瓢瓜
- 鸢嘴
- 雕头
- 血藤
- 茨菇草
- 金橘露
- 鹅骨梢
- 楸木皮
- 鹭鸶兰
- 菊苣根
- 温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