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血香
《中华本草》:合血香
拼音注音
Hé Xuè Xiānɡ
别名
排草、南排草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假排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sikokiana Miq.[L.Garret-tii Fletch.」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株高10-40cm。干后略有香气。茎单生或数条丛生,近直立或倾斜,基部常倾卧生根,圆柱状或上部微具棱,疏被短柄腺体。叶互生;叶柄长2-15mm,密被短柄腺体;叶通常生于整的上半部并向顶端稍密聚,下部叶退化成鳞片状或仅存叶痕,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-8(-13)cm,宽1-2(-4)cm,先端锐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微呈波状,上面易变为深褐色,下面苍绿色,密被带紫色连结成斑块状的小腺点,网脉两面均明显。花单出腋生或有时2-3朵生于叶腋不发育的短枝端;花便纤细,长1.5-4.5cm;花萼5裂,近达基部,裂片卵形,先端渐尖;花冠黄色,长8-15cm,5深裂,裂片狭长圆形,宽约4mm,先端钝;雄蕊长约6mm,花丝基部连结成浅杯并与花冠基部合生,分离部分极短,花药顶孔开裂。蒴果球形,带白色,直径5-6mm,常为不规则的瓣裂。花期5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2300m的林下和山谷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辛;甘;性平
归经
肝;肺经
功能主治
疏风宣肺;止咳平喘。主感冒;咳嗽;哮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甘、芳香,性平。有疏风行气,通经活血,消炎止咳,退热止痛。补虚功能。用于气血虚弱,神经衰弱,急、慢性气管炎,哮喘,月经不调,感冒,咳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狼毒
- 海南三七
- 柄马勃
- 紫芋
- 姬蕨
- 高原点地梅
- 山羊角
- 胡豆草
- 水松
- 搜山虎
- 皱杓兰
- 矮脚苦蒿
- 独叶岩珠
- 刺芫荽
- 中华补血草
- 野鸦椿叶
- 枳椇
- 矮杨梅
- 连香树
- 山胡椒根
- 半边钱
- 风藤草
- 檰芽
- 刺蓬花
- 贯众
- 玉蜀黍
- 五指毛桃
- 峨嵋耳蕨
- 催产草
- 蘘荷子
- 牛心果
- 油柑木皮
- 枫香树叶
- 草牡丹
- 芒种花
- 马肠薯蓣
- 红马蹄草
- 杜香
- 阳遂足
- 毛青杠
- 串珠耳叶苔
- 狗狗秧
- 小天冬
- 菊架豆
- 雪茶
- 黑香柴
- 地朝阳
- 蘼芜
- 小赤麻
- 青江藤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绵参
- 石蒟
- 算盘七
- 杧果核
- 树萝卜
- 鱼尾葵根
- 白花油麻藤
- 粽巴叶
- 毛轴牙蕨
- 柱果木榄叶
- 多花八角莲
- 露兜簕
- 獭肝
- 牛耳枫枝叶
- 吊兰
- 败酱
- 光刺长突球
- 肉穗草
- 狗舌草
- 蝴蝶暗消
- 锦香草
- 野桂花
- 火把花
- 水莲沙
- 石荠宁
- 金边莲
- 原蚕子
- 大榆蘑
- 咸酸蔃
- 蒲桃根皮
- 东北羊角芹
- 苏铁蕨
- 芭蕉叶
- 巴豆树根
- 千里马
- 芜荑酱
- 柃木
- 栗
- 杜父鱼
- 白花龙胆
- 芋
- 绒毛诃子
- 桃根
- 秃疮花
- 苦菜
- 洋蓍草
- 辣蓼
- 白桂
- 东北埃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