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胆草
《中华本草》:石胆草
拼音注音
Shí Dǎn Cǎo
别名
生扯拢、石花、岩指甲、镇心草、石荷叶、石蝴蝶、石莲花
英文名
Herb of Fanshaped Corallodiscus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石胆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(Craib) Burtt [Didissandra flabellata Craib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石胆草 多年生草本。叶全部基生,叶莲座状:外部的叶有柄,内部的1-2.5cm,宽1-2cm,先端圆形,基部锲形,边缘具细圆齿,上面密被白色稀淡褐色绵毛。花葶2-4条,高7-12cm,有锈色柔毛;聚伞花序具5-12花;花萼钟状,5裂至近基部,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外面被状,5裂至近基部,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外面被淡褐色长柔毛,内面无毛,具3(-4)脉;花冠筒状,蓝色、紫蓝色,长约10mm,上唇2裂,下唇3裂,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和斑纹;雄蕊4,花丝呈弧状,有时卷曲,药室汇合,基部极叉开,退化雄蕊1;子房长圆形,长约2.3mm,花柱与子房街道工或稍长于子房,柱头头状,微凹。蒴果近长圆形,长1-2cm。花期6-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3600m的山坡林缘岩石上及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湿热;解疮毒;活血止痛。主湿热痹痛;疮疡肿毒;咽喉肿痛;赤白带下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研末撒;或吹喉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活血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,心悸,跌打损伤,刀伤,疮痈,顽癣。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清热解毒,除湿。治湿热痹症,腮腺炎,咽喉肿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胆草
拼音注音
Shí Dǎn Cǎo
别名
石花、石莲花、石荷叶、虎耳还魂草、石蝴蝶、岩指甲、镇心草、钮子药、地蒲团
来源
苦苣苔科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(Franch.)Burtt[Didissandra flabellata (Franch.)Craib]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活血,祛湿,止血生肌,止痛。
月经不调,白带过多,心悸,心口痛,湿热痹症。用量3~5钱。
治小儿疳积。石胆草1钱,鸡屎藤3钱,研末蒸鸡黄服。
治咽喉肿痛。研末吹喉。
外用治外伤出血,疖肿。适量研粉或鲜品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石胆草
拼音注音
Shí Dǎn Cǎo
别名
生扯拢、石花、岩指甲、镇心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石荷叶、石蝴蝶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石莲花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苦苣苔科植物石胆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10~20厘米。须根黄褐色。叶基生,成圆垫状平铺于岩石上;叶倒卵形,长4~7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圆钝,基部渐窄,边缘波状,有粗锯齿,叶脉羽状,上面深绿色,被长毛,下面色较淡,密被长丝毛;叶柄长2~2.5厘米。花茎数个,从叶丛中抽出,长6~9厘米,聚伞花序顶生;花淡蓝色;花萼小,5裂;花冠管圆柱形,顶部2唇形。蒴果狭长,2瓣裂;内有细小种子多数。花期夏、秋。
生境分布
多生于溪边或山坡的阴湿岩壁上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苦辛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活血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亦白带下,心悸,跌打损伤,刀伤,疮痈,顽癣。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清热解毒,除湿。治湿热痹症,腮腺炎,咽喉肿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,研末撒或吹喉。
复方
治咽喉肿痛:石花研末吹喉,每用一分,或加冻青叶外敷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飞蛾七
- 蝮蛇骨
- 鸭跖花
- 朱砂莲
- 菰
- 青叶胆
- 圆叶白杨树
- 石上柏
- 香菊
- 粘人花
- 粟糖
- 金露梅
- 苒苒草
- 麒麟菜
- 荛花
- 金钱参
- 石榴根
- 水慈姑
- 风藤草
- 青兔耳风
- 狗爪豆
- 忍冬藤
- 黑蚂蚁
- 槐叶苹
- 钝齿青荚叶
- 青头雀
- 软丝藻
- 东北羊角芹
- 羽萼
- 锯叶竹节树
- 锯齿草
- 薏苡仁
- 蛇尾草
- 红石耳
- 石桢楠根
- 人参子
- 凤凰毛
- 方榄
- 水马齿苋
- 毛莲蒿
- 白马阴茎
- 七鳃鳗
- 石栗叶
- 羊屎果树皮
- 鸭脚木
- 香花刺
- 红叶树子
- 鼻烟
- 铁皮石斛
- 中华石楠
- 血散薯
- 瓜蒌
- 薜瓣
- 两指剑
- 网脉山龙眼
- 退血草
- 小一口血
- 石灰华
- 水毛射
- 红子根
- 水红木根
- 石岩鸡
- 水红木叶
- 兴安毛连菜花
- 蒒实
- 水龙骨
- 水田七叶
- 水栀根
- 海白石
- 水榕木根
- 水红花子
- 水边指甲花
- 三七花
- 水松枝叶
- 旱莲花
- 菘菜
- 水棉花
- 水葫芦
- 菘子
- 水鸡油
- 三七叶
- 石瓜子
- 蓝叶藤
- 隔山消
- 水葫芦根
- 石龙子
- 三匹叶
- 水白蜡
- 水茄冬子
- 游草
- 素兴花
- 水黾
- 蓍实
- 海桐花
- 石燕
- 换锦花
- 沙枣花
- 水马桑枝叶
- 素馨花
- 蒴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