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鱼胆草
《中华本草》:青鱼胆草
拼音注音
Qīnɡ Yú Dǎn Cǎo
别名
蔓龙胆、鱼胆草、对叶林、抽筋草喷七、鱼鳅藤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峨眉双蝴蝶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pterospermum cordatum(Marq.) H.Smith[Gentiana cordata Marp.;Tripterospermumaffine auct. Non (Wall.)H.Smith」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具根茎,根细,黄褐色。茎通常黄绿色,螺旋状扭转,下部粗壮,节间短,长4-5cm,上部节间长10-17cm。叶对生;叶柄1-4.5cm;叶片心形、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.5-12cm,宽1-5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常具短尾,基部心形或圆形,边缘膜质,细波状,叶脉3-5条,叶片下面淡绿色或带紫色。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叶腋,有时2-6朵呈聚伞花序;花梗较短,具1-4对披针形的小苞片与否;花萼钟形,不开裂.稀一侧开裂,明显具翅.裂片基部下延呈翅:花冠紫色,钟形,裂片卵状三角形,褶宽三角形,先端微波状;雄蕊5,着生于冠筒下部,不整齐,花丝线形,花药长圆形;子房椭圆形,长约1cm,通常近无柄,基都具5浅裂的环状花盘,花柱细长,长1.5-2cm,柱头线形,2裂。浆果紫红色,内藏,长椭圆形,长2-3cm,稍扁,近无柄。种子暗紫色,椭圆形或卵形,三棱状,边缘具棱,无翅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3200m的山坡林下、林缘灌木丛中及低山河谷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缠绕。茎细近圆形,表面黄绿色或带有紫色,具细条棱,节间长7-14cm,叶对生,多皱缩。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圆形,长4-8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圆形,全缘,叶脉3出。有时可见叶腋具花或残留花萼。花淡紫色,萼筒有翅。气微,味微苦。
性味
辛;苦;性凉
归经
肺;肝;脾经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健脾利湿;杀虫。主风热咳嗽;黄疸;风湿痹痛;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~30g;或泡酒;或煮粥食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青鱼胆草
拼音注音
Qīnɡ Yú Dǎn Cǎo
别名
胆草、对叶林、抽筋草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。秋后采集。
原形态
多年生蔓生草本。茎细长。叶对生,纸质,卵状披针形,长4~7厘米,宽1.2~2.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,全缘,深绿色;3主脉明显。花腋生;萼筒状5裂,裂片三角状披针形;花冠钟状,5裂,淡紫色,裂片间有副裂片。浆果长球形,长1.5厘米,红紫色,有长柄,超出宿存花萼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山野、路边阴湿地。分布贵州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性凉,味苦。
功能主治
清热,健脾,清肺止咳。治黄疸,风热咳嗽,风湿,蛔虫病。
复方
①治黄疸:青鱼胆草根三两,煎水服。
②治风热咳嗽:鲜青鱼胆草一至二两,炖猪肉吃。
③治风湿:青鱼胆草根五两,泡酒服;亦可用藤煎水熏洗。
④驱蛔虫:青鱼胆五钱,玉竹三钱,大米一把。煮成稀饭,分二次吃完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麒麟菜
- 女贞子
- 蚕豆壳
- 京大戟
- 樗白皮
- 豇豆
- 甘蔗滓
- 娃儿藤
- 毒芹根
- 玉蜀黍
- 翠羽草
- 八月炸
- 太白菊
- 蓝花子
- 南瓜蒂
- 厚朴花
- 铁丝七
- 草贝母
- 合欢皮
- 厚皮树
- 千里马
- 喜鹊肉
- 柞木根
- 铁苋
- 玉簪根
- 鹅掌楸根
- 玉芙蓉
- 芸苔子
- 干姜
- 喜树果
- 大苞芹
- 白刺花
- 裸柱菊
- 打箭菊
- 峨嵋耳蕨
- 绿珊瑚
- 一匹绸
- 胡桃花
- 冰糖
- 铜脚威灵仙
- 透明草
- 獐髓
- 鼍甲
- 莨菪
- 牡荆叶
- 耳草
- 巴茅果
- 厚壳树
- 细叶大戟
- 胡豆草
- 铜绿
- 酒酿
- 银花子
- 蝴蝶果
- 红靛
- 狗核树
- 鹅脚木叶
- 青黛
- 乌蛇膏
- 大风艾
- 冻绿叶
- 扭序花
- 青脚莲
- 红紫苏
- 铁海棠花
- 七星鱼
- 对叶草
- 八角乌
- 乌药花
- 蠵龟血
- 獐肉
- 雀卵
- 牡蒿根
- 胭脂木
- 癞皮根
- 九牯牛
- 青琅玕
- 姊妹树
- 柠鸡儿
- 蝴蝶树
- 半夏曲
- 铜钱麻黄
- 云豹骨
- 大石韦
- 铁皮石斛
- 乌口树
- 越橘果
- 滴血根
- 慈竹箨
- 草牡丹
- 青酒缸根
- 青海防风
- 柞树皮
- 线叶蓟
- 野猪脂
- 耳叶排草
- 芦竹笋
- 聚花草
- 女贞皮
- 细叶桉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