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蒿花
《中华本草》:白蒿花
拼音注音
Bái Hāo Hu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.采收和储藏:6-8月采收,鲜用或晾干。
原形态
大籽蒿 一二年生草本,高50-150cm。主根单一,狭纺锤形。茎下部稍木质化,纵棱明显,多分枝,茎、枝被类白色微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4cm;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表,长4-8cm,宽3-6cm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每侧有裂片2-3枚,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则羽状全裂或深裂,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2-10mm,宽1-2mm,先端钝或渐尖,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;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一分裂,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无柄。头状花序,多数,半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3-6mm,具短梗,基部常有线形的小苞地,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,总苞3-4层,外层、中层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无毛,中肋绿色,边缘狭膜质,内层膜质;花序托半球形,具白色托毛;雄花2(-3)层,20-30朵,花冠檐部具2-4裂齿,花柱线形,先端2叉;两性花多层,80-120朵,花冠管状,花药上端附属物尖,长三角形,基部有短尖头,花柱与花冠等长,先端叉形,叉端截形,有睫毛。瘦果长圆形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收湿敛疮。主痈肿疔毒;湿疮;湿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樟木钻
- 栲栗叶
- 野鸡草
- 青刺尖
- 异叶米口袋
- 土丁桂
- 牛尾蒿
- 葛藟
- 多枝婆婆纳
- 酸浆菜
- 穇穗莎草
- 长年兰
- 洋草果
- 枫寄生
- 苦竹根
- 臭牡丹
- 卷丹
- 阿胶
- 苦檀子
- 蜈蚣旗根
- 蜂乳
- 马蹄蕨
- 木瓜
- 牛筋果
- 钉头果
- 中国繁缕
- 青箭
- 鸡头
- 香构
- 山吴萸果
- 盘石龟
- 松萝
- 猪胰
- 安龙香科科
- 海蛤壳
- 蜀葵叶薯蓣
- 小金樱
- 灰叶根
- 鼠矢枣
- 戎盐
- 三裂叶犁头尖
- 半夏曲
- 雷公七
- 乌桕
- 鸡胆
- 鹬肉
- 散血莲
- 缩砂蜜
- 女贞叶
- 麒麟吐珠
- 鹿靥
- 台湾榕
- 网脉旋蒴苣苔
- 旱冬瓜
- 苦菜花子
- 鸡脑
- 玳玳花
- 钩藤根
- 辣辣菜
- 长果荜茇
- 龙眼叶
- 猪肚木
- 木本胡枝子皮
- 曲毛露珠草
- 肾子草
- 大皂角
- 地膜香
- 蛇头草
- 簇生卷耳
- 水牛尾
- 玳瑁肉
- 金猫头
- 紫玉簪
- 黄金线
- 长尾复叶耳蕨
- 豌豆七
- 椰子油
- 八角香
- 球花马蓝
- 矮柳穿鱼
- 紫藤子
- 篦子草
- 黑沙蒿根
- 树腰子
- 阿育魏实
- 剑叶耳草
- 慈竹根
- 鲫鱼头
- 鄂豆根
- 无患子中仁
- 猪脾
- 山柏
- 马银花
- 广防己
- 阿里红
- 紫油木
- 扁竹测
- 紫苏梗
- 鹿血
- 菜豆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