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柴胡
《中华本草》:毛柴胡
拼音注音
Máo Chái Hú
别名
枪刀菜、毛牛耳大黄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cris hieracioide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毛连菜 一年生草本,高25-200cm。全株被钩状分叉刚毛。茎上产常分枝。基部叶和茎下部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-22cm,宽1.5-4cm,基部变狭成具翅的叶柄,边缘疏齿;基生叶在花期枯萎;中部叶披针形,无柄;上部叶条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,多数,在枝顶排成伞房状;苞叶条形;总苞片3层,背面被硬毛和短柔毛;外层苞片短,条形,内层苞片较长,条状披针形;小花舌状,黄色,先端具5小齿。瘦果无喙,长3.5-4.5mm,微弯曲,红褐色,有5条纵棱及横皱纹;冠毛污折色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;利尿。主流感发热;乳痈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八股绳
- 铁浆
- 黄菀
- 石菖蒲
- 茅瓜叶
- 绿矾
- 黄桷根
- 蒙自虎耳草
- 荷梗
- 丽子藤
- 石血
- 蛤仔
- 砂漏芦根
- 三角泡
- 黄根
- 薅田藨根
- 鳖甲胶
- 尾叶山柑
- 白花穿心莲
- 柏枝节
- 黄樟
- 香蕉弄蝶
- 冷饭果
- 白石脂
- 华山矾根
- 豆角柴
- 馒头蟹
- 崖松
- 藿香
- 长尾复叶耳蕨
- 白芥子
- 野火球
- 白花蛇
- 水苦荬果实
- 赤地榆
- 白牛膝
- 大风药叶
- 狗爪樟皮
- 小叶黑面叶
- 毛赪桐
- 刺萆薢
- 藏鮡骨
- 碎米荠
- 水芦荻根
- 窄叶鼠李
- 雷公七
- 溪黄草
- 莿(木冬)
- 电灯花
- 笔罗子
- 水冬瓜根
- 连翘
- 月桂子
- 多花猕猴桃根
- 钱针万线草
- 串珠耳叶苔
- 烟管蓟
- 癞皮根
- 葛叶
- 都咸子
- 刺玫花
- 石楠
- 地骷髅
- 皂荚
- 驴乳
- 九牛造茎叶
- 井边茜
- 青杠膏
- 离根香
- 棘胸蛙
- 轮叶铃子香
- 多齿蹄盖蕨
- 细叶七星剑
- 姜叶三七
- 披针叶兔耳风
- 接筋草
- 鸡血
- 荷叶
- 中华水龙骨
- 木荷
- 七叶一把伞
- 栲栗果壳
- 野漆树叶
- 波缘假瘤蕨
- 橘叶
- 滨旋花
- 吉笼草
- 蜂糖罐
- 青稞
- 马交儿
- 高粱泡叶
- 红蒿枝
- 红花寄生
- 蒙自草胡椒
- 女菀
- 回回蒜果
- 买麻藤
- 野黄麻
- 野马蹄草
- 辐射石豆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