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菊
《中华本草》:甘菊
拼音注音
Gān Jú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小甘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crinia discoidea (Ledeb.) Poljak.[Pyrethrum discoideum Ledeb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小甘菊 二年生或多所生草本,高5-20cm。茎直立或斜生,被灰白色绵毛。叶柄长,基部扩大;叶片矩圆形或卵形,长3-4cm,宽1-1.5cm,羽状深裂,裂片2-5对,每个裂片又2-5浅裂或深裂,先端小裂片卵形或宽条形,先端钝或渐尖,全部叶片被灰白色绵毛至几无毛。头状花序单生于长4-16cm的梗上;总苞直径7-12mm,被疏绵毛或几无毛;总苞片3-4层,草质,外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,边缘几无膜质,内层总苞片短于外层的一倍半,条状矩圆形,边缘宽膜质;花托明显凸出,锥状球形;花黄色,全部筒状,具5齿裂。瘦果长1.8-2.2mm,无毛,具5条从肋,先端具长约1mm的膜质小冠,小冠,小冠5浅裂。花、果期4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区多砾石的山坡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新疆及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主根细。茎自基部分枝,被白色绵毛。叶灰绿色,叶片长圆形或卵形,长2-4cm,宽1-1.5cm,二回羽状深裂,先端裂片卵形至宽线形,先端钝或短渐尖;叶柄长,基部扩大。总苞直径7-12mm,被疏绵毛至几无毛;总苞片草质;花托凸起,锥状球形;花黄棕色,气香,味微苦、涩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微寒
功能主治
清热祛湿。主湿热黄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24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蛇胆草
- 短蕊万寿竹
- 山藿香
- 篦梳剑
- 大理木香
- 束花石斛
- 红扁藤
- 假辣蓼
- 云南红豆蔻
- 滇南冠唇花
- 接骨草
- 长管蝙蝠草
- 辣蓼草
- 藤三七
- 杠香藤
- 三蕊草
- 风车儿
- 冰球子
- 海蓬子
- 银牙莲
- 粉瘤菌
- 吊山桃
- 全叶山芹
- 蝮蛇皮
- 弯管花
- 普洱茶膏
- 玉米黑粉
- 粉团花
- 老鸦胆叶
- 声色草
- 眼睛草
- 蜀葵苗
- 天文草
- 麻叶绣球
- 吊竹梅
- 空心花
- 龟甲胶
- 白花鹅掌柴
- 大黄茎
- 葛谷
- 防风花
- 密花角蒿
- 长叶竹根七
- 牛蒡茎叶
- 黑香柴
- 石上柏
- 使君子根
- 千里光
- 鲜地黄
- 青酒缸
- 黄荆叶
- 黄龙须
- 短柄五加
- 长柄车前蕨
- 紫芋
- 鮧鱼
- 扭筋草
- 仙人杖
- 鼠李
- 白龙头
- 枳椇木汁
- 黄山五叶参
- 绿豆皮
- 防风草
- 胡麻花
- 鸡尾木
- 夜花藤
- 猬菊
- 山柏
- 土连翘
- 兔子毛
- 银鲛
- 虎耳兰
- 羊七莲
- 翡翠
- 陈冬菜卤汁
- 海粉
- 费菜
- 牛胞衣
- 尖子木
- 胡颓子
- 酒
- 蝎子草
- 狨
- 覆盆子
- 豆腐
- 苦豆根
- 缬草
- 血苋
- 赛繁缕
- 鼠李皮
- 金雀根
- 木瓜
- 桦树液
- 倒爪草
- 杏仁
- 芭茅
- 九牛薯
- 牛金子
- 密穗砖子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