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丝猴
《*辞典》:金丝猴
拼音注音
Jīn Sī Hóu
别名
金线狨(《杨文公谈苑》),狨(《本草拾遗》),仰鼻猴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兽类》)。
来源
为猴科动物金丝猴的脂肪油或血肉。
原形态
体长53~77厘米,尾特长,与体长相等或更长。体形异于其他猴类,吻肿胀而突出,鼻孔向上仰。脸部蓝色,头圆,耳短。成兽嘴角在犬齿部位有很大的突起,幼兽不明显。四肢粗壮,前后足掌深褐色,指(趾)甲黑褐色。头顶中央有黑色冠状毛。头侧颜面及前胸上半部棕色,胸腹及前肢内侧乳黄色,后肢内侧略深,背部灰色,夹有金黄色的长毛,毛最长可达350毫米。尾灰褐色,尖端乌白色。雌兽较雄兽色淡。
栖于拔海3000米左右高山上的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中。树栖。喜群居。冬季下迁至拔海1500米左右地方。以花、果、竹笋及树皮为食。
生境分布
分布四川、甘肃东南、陕西南部。
性味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无毒。"
②《医林纂要》:"甘酸,温。"
功能主治
《本草拾遗》:"主五痔,取其脂敷疮,亦食其血肉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催吐萝芙木
- 金樱子
- 九牛造
- 金丝刷
- 九仙草
- 九莲灯
- 豇豆根
- 金乌贼(海螵蛸)
- 对叶林根
- 九管血
- 九头草
- 假木豆
- 假蒟
- 灰钉
- 井口边草
- 假报春花
- 酒饼婆
- 金刚藤头
- 白茅针
- 金榭榴
- 九头妖
- 假芫茜
- 假菠萝
- 金刷把
- 对虾
- 九牯牛
- 九香虫
- 假稻
- 小果卫矛
- 剪秋罗
- 金丝草
- 金丝莲
- 金刚一棵蒿
- 金刚藤
- 金樱叶
- 金樱花
- 金环蛇
- 筋骨散
- 九龙吐珠
- 假地豆
- 假百合
- 假蒟叶
- 角花翠雀
- 豇豆
- 豇豆壳
- 酒糟
- 酒药花
- 金橘
- 金甲豆
- 九牛力
- 秫米
- 淡秋石
- 戟形石韦
- 金毛七
- 金瓜核
- 九里根
- 假酸浆子
- 假酸浆花
- 剑花
- 角盘兰
- 河豚鱼肝油
- 酒瓶花
- 金瓜
- 红门兰
- 花叶矮陀陀
- 山樱桃核
- 蕨麻
- 金橘叶
- 榆树
- 九牛薯
- 九牛造茎叶
- 九节莲
- 九龙根
- 京大戟
- 假苦瓜
- 金不换
- 金橘核
- 金橘露
- 九头青
- 九子连环草
- 假大薯
- 卷丹
- 豇豆叶
- 酒
- 酒饼叶
- 金刚散
- 九倒生
- 九龙藤
- 九龙藤叶
- 假友水龙骨
- 假荔枝根
- 蕺叶秋海棠
- 见血封喉
- 石上蕉
- 金丝桃
- 了哥王
- 鹿尾
- 毒芹
- 川谷根
- 角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