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瓣香
《中华本草》:豆瓣香
拼音注音
Dòu Bàn Xiānɡ
别名
千年矮、豆瓣叶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山桂花的叶及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.[Slphono-mantkus delavayi(Franch.)Stapf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达5m。小枝灰褐色,密被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-3mm,被柔毛,或至少幼时被柔毛;叶片厚革质,长圆形。宽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1-2.5cm,宽1-1.5cm,先端锐尖至钝,具小尖头,基部宽楔形,叶缘具锐尖锯齿,齿长约1mm,腺点在两面呈小针孔状凹点或小针尖状突起,沿上面中脉被柔毛,近叶柄处尤密。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小枝顶端,每腋内具4-8朵花;苞片宽卵形,先端锐尖,稍被柔毛,边缘具睫毛,通常早落;花芳香;花萼长2-4mm,裂片与萼管几等长,具睫毛,花冠白色,花冠管长6-10mm,径1-2mm,裂片长4-6mm;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,花丝长约2mm,药隔延伸成一明显小尖头;雌蕊长3-4mm,花柱长约2.5mm,柱头明显2裂。果椭圆状卵形,长1-1.2cm,呈蓝黑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杂木林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甘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法痰止咳;化瘀止血。主慢性气管炎;跌伤瘀痛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豆瓣香
别名
千年矮、豆瓣叶、山桂花
来源
木犀科豆瓣香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.[Siphonosmanthus delavayi (Franch.) Stapf],以叶、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。
性味
甘、苦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消炎,止血生肌。慢性气管炎;外用治骨折,外伤出血,扭伤疼痛等。
用法用量
配方用,3钱;外用,鲜皮、叶适量,捣烂外包,复位后,于骨折患处,三、五天换药一次;或研末外用或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矮脚苦蒿
- 宽卵叶山蚂蝗
- 牡荆子
- 乌饭树
- 长叶水麻
- 牛蒡根
- 牛心果
- 莸叶醉鱼草
- 酸枣仁
- 芹花
- 黑虎耳草
- 赤芍药
- 黄皮叶
- 防己
- 鼠李
- 鸭嘴癀
- 苏木蓝
- 柱果木榄叶
- 黄木耳
- 赤车
- 贯众
- 米面蓊叶
- 大昏头鸡
- 甘遂
- 青羊参
- 追骨风
- 莠狗尾草
- 细叶草乌
- 秃房茶子
- 破布叶
- 芒种花
- 葡萄根
- 赤火绳
- 月见草
- 羊角参
- 碎米柴
- 牛胆参
- 詹糖香
- 鸡桑叶
- 钭叶榕
- 长松
- 糯米条
- 篦梳剑
- 梅花冰片
- 獭肝
- 鸡筋参
- 鲨鱼翅
- 荞麦七
- 野梨枝叶
- 青头雀
- 黄山药
- 毛轴碎米蕨
- 单面针
- 风藤草
- 杜仲
- 南天仙子
- 龙眼
- 戎盐
- 青药
- 达仑木
- 赤麻
- 鸡脑
- 亮叶冬青
- 肉桂
- 润鳞鳞毛蕨
- 黑大豆花
- 蛇白蔹
- 新裂耳蕨
- 条参
- 广东升麻
- 假友水龙骨
- 粘毛鼠尾草
- 青箭杆草
- 装饰卷柏
- 雪上一支蒿
- 长叶山竹子
- 长叶珊瑚果
- 五代同堂根
- 针叶火绒草
- 狭叶桃叶珊瑚
- 紫藤子
- 鹧鸪脂
- 干岩矸
- 红须须
- 子楝树根
- 小牛肝菌
- 桃耳七
- 三叶委陵菜根
- 三花枪刀药
- 二歧根莲花根
- 尖连蕊茶根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黄花地锦苗
- 软骨过山龙
- 草菇
- 罗布麻
- 鳝鱼
- 牛齿
- 云南莲座蕨
- 杯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