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五彩苏
《中华本草》:小五彩苏
拼音注音
Xiǎo Wú Cǎi Sū
别名
小洋紫苏、金耳环、盆上金耳环、五色草、假紫苏、洋紫苏、金钱炮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小五彩苏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eus scutellarioides(L.)Benth.var.crispipilus(Merr.)H.Keng[C.pumilus Blanco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五彩苏,直立或上升草本,高20-30cm。茎通常紫色,四棱形,被微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-5cm ,被笛柔毛;叶片形状、大小及色泽变异较大,通常卵圆形,长4-12.5cm,宽2.5-9cm,先端犯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边缘具圆齿状锯齿,两面被微柔毛,下面有红褐色腺点。轮伞花序多花,排列成简单或具分枝的总状圆锥花序,长5-25cm,花梗及序轴被微柔毛;苞片宽卵圆形,长2-3mm,先端尾尖,外面被柔毛及腺点,脱落;花萼钟形,长2-3mm,外面被短硬毛及腺点,果时增大考勤达7mm,上唇3裂,中裂片比下唇短,宽卵圆形,侧裂片短小,约为中裂片之半,下唇长方形,先端具2齿;均此级毛;花冠紫色或蓝色,长8-13mm,上唇短,直立,4裂,下唇长,舟形;雄蕊4,内藏,花丝下部合生成鞘状,包围花柱基部;花柱比雄蕊长,伸出,柱头2裂;花盘前方膨大。小坚果宽卵圆形,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长于溪旁、路边、田野、山地、草丛或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归经
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五色梅根
- 五除叶
- 下草
- 大金发藓
- 小冬青
- 五叶藤
- 大鱼鳔花
- 小叶双眼龙
- 小南木香
- 小叶石楠
- 对节叶
- 小团叶根
- 大靛根
- 打碗花
- 乌鳢
- 大虎耳草
- 向日葵叶
- 对叉疔药
- 大过山龙
- 五加果
- 仙茅
- 乌鸡骟
- 小一口血
- 五香藤
- 大飞天蜈蚣
- 大黄茎
- 打箭菊
- 大马蹄蕨
- 孝扇草根
- 焦栀子
- 小叶鹅掌柴
- 五香血藤
- 大金钱草
- 小叶地不容
- 小叶金鸡尾巴草
- 小垂头菊
- 仙桃草
- 小天冬
- 柏树叶
- 大风子
- 午时花
- 午时茶
- 五爪金龙
- 仙人球
- 小叶黑面叶
- 水茄
- 大黑蒿
- 对叶油麻根
- 大麦奴
- 仙鹤草
- 当归藤
- 五谷虫
- 乌蛇皮
- 大青根
- 小九头狮子草
- 乌骨麻
- 五加叶
- 大麻叶佩兰
- 乌蛇卵
- 微毛柃
- 乌龙摆尾
- 小叶薄荷
- 大麦秸
- 大飞扬
- 味牛膝
- 桂花跌打
- 小天蒜
- 小功劳
- 乌贼鱼腹中墨
- 五脉山黧豆
- 五角叶葡萄
- 仙半夏
- 大青
- 大酸浆草
- 夏丸
- 紫云菜
- 小发散
- 兴安独活
- 敦盛草
- 鳖头
- 虎骨
- 小叶金老梅
- 对马耳蕨
- 对虾
- 粘人花
- 乌鸦翅羽
- 五裂槭
- 乌鸦头
- 喜树皮
- 大透骨消
- 五叶木通
- 向日葵花
- 咸秋石
- 打米花
- 大鳞毛蕨
- 定草根
- 兴安薄荷
- 小广藤
- 大黄蜂子
- 大黑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