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王茶
《中华本草》:梁王茶
拼音注音
Liánɡ Wánɡ Chá
别名
金刚散、山槟榔、良旺茶、宝金刚、金刚树、白鸡骨头树、香棍、兰花、小牛角兰
英文名
all-grass or root of Delavay Falsepanax,Delavay Falsepanax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掌叶梁王茶的树皮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othopanax delavayl(Franch.)Harms ex Diels[Panax delavayi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丛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叶多鲜用。
原形态
掌叶梁王茶,灌木,高1-5m。茎干灰褐色,有稀疏的皮孔。叶为掌状复叶,稀单叶;叶柄长4-12cm,小叶柄长1-10mm;小叶片3-5,稀2或7,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6-12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至长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疏生钝齿或近全缘;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均无毛;侧脉6-8对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约5-18cm,伞形花序直径约2cm,有花10余朵;花萼无行,长约1mm,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;花瓣5,三角状卵形,长约1.5mm,白以;雄蕊5,花丝长2.5-3mm;子房下位,2室,花2,基部合生,先端离生;花盘微凸。果实近圆球形,侧扁,直径2-5mm,宿存化柱长2.5-3mm,先端外弯,有种子2颗。花期9-10月,果期12月至翌年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500m的森林或灌木丛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多为切碎的枝条和叶。枝条圆柱形,外表面灰棕色。叶柄可见,长4-10cm;完整者披针形,长4-11cm,宽1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锐利疏锯齿,上面色深,有光泽。叶片革质。气微,味甘,微苦,凉。[br]以质干燥、叶色深绿、味甘凉者为佳。
性味
味甘;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舒筋。主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消化不良;月经不调;风湿腰腿痛;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茶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,理气舒筋。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清热消炎,生津止泻。3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止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珠兰
- 朝天子
- 脉耳草
- 退血草
- 催吐萝芙木
- 荭草
- 软骨过山龙
- 柔软石韦
- 棣棠花
- 紫玉簪根
- 竹节海棠
- 猫头鹰
- 长盖铁线蕨
- 榈木
- 角翅卫矛果
- 鸬鹚翅羽
- 牛心果
- 翠雀花
- 亮叶冬青根
- 紫油木皮
- 鸡(土从)
- 红葱
- 金纽子
- 美人蕉根
- 笑靥花
- 杏枝
- 香茶菜
- 蝈蝈
- 齿叶橐吾
- 龙州线蕨
- 过路惊
- 了哥王
- 雕爪
- 青蛇藤
- 金莲花
- 人血七
- 白矾
- 蒲草根
- 藕蔤
- 大一箭球
- 古山龙
- 蛇含
- 长柄秋海棠
- 腊梅
- 桃耳七
- 椰子浆
- 萹蓄
- 润肺草
- 人参花
- 酱
- 竹叶兰
- 披针叶毛茛
- 崖姜
- 紫云菜
- 水毛花
- 野油麻
- 鹿胎
- 七里香
- 铁树叶
- 陈芥菜卤汁
- 紫背金盘草
- 秋海棠果
- 五爪金龙
- 入地金牛
- 海茜
- 异型莎草
- 墨汁鬼伞
- 梅叶
- 秃房茶子
- 蛇见怕
- 理石
- 白背小报春
- 乌头附子尖
- 栗毛球
- 紫楠
- 水细辛
- 软骨藻
- 茶条槭
- 羊蹄甲
- 水飞蓟
- 光板猫叶草
- 瓶耳小草
- 擘蓝
- 短穗草胡椒
- 蒿雀
- 假刺藤
- 鸡腿蘑
- 蝴蝶花
- 阳桃
- 水冬瓜
- 龙眼壳
- 川楝子
- 复羽叶栾树
- 斯里兰卡肉桂
- 紫油木叶
- 大青木
- 龙利叶
- 鸡肝
- 紫荆丫
- 石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