蜘蛛蜕壳
《中华本草》:蜘蛛蜕壳
拼音注音
Zhī Zhū Tuì Ké
别名
蜘蛛壳
英文名
Spider slough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圆蛛科动物大腹圆蛛的蜕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anea ventricosa (L. Koch)采收和储藏:随采随用。
原形态
大腹圆蛛,雌性体长约30mm,雄性约15mm。头胸部短于腹部,皆黑褐色。头胸部梨形,扁平,有小白毛,8眼分聚于3归丘,前缘中央眼丘上有4眼,两侧眼丘各2眼。螯肢强壮,有7枚小齿。步足强大,多刺,肯深色环带。腹部近圆表而较大,肩部隆起,背面中央有清晰的叶状斑带,沿中线有8对细小圆斑。腹部有1对白斑。生殖大厣黑色,呈舌状体,纺缍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栖息于屋檐、墙角和树间,结车轮状网,傍晚及夜间活动,以昆虫为食。资源分布:遍布于我国各地,是最常见的蜘蛛。
性味
性微寒;有毒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杀虫;止血。主虫牙;牙疳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敷或绵裹填塞。
复方
①治虫牙有孔:蜘蛛壳一枚。绵裹塞之。(《备急方》)②治牙疳出血:蜘蛛壳为末,入胭脂、麝香少许敷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治虫牙、牙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蜘蛛蜕壳
拼音注音
Zhī Zhū Tuì Ké
别名
蜘蛛壳(《备急方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的蜕壳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蜘蛛"条。
功能主治
《纲目》:"治虫牙、牙疳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敷。
复方
①治虫牙有孔:蜘蛛壳一枚,绵襄塞之。(《备急方》)
②治牙疳出血:蜘蛛壳为末,入胭脂、麝香少许敷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青藤
- 针筒线
- 雉子筵根
- 苎麻叶
- 锥连栎
- 重唇鱼
- 钟乳石
- 昂天莲
- 阿育魏实
- 紫阳花
- 鬼灯笼根
- 蔗鸡
- 醉马草
- 震天雷
- 阿月浑子
- 不凋木
- 美商陆子
- 矮醋栗
- 蜘蛛七
- 螲蟷
- 针砂
- 锥螺壳
- 安徽刺黄柏
- 艾叶
- 针刺铁仔
- 苎麻
- 狭果茶藨
- 装饰卷柏
- 桉树果
- 矮脚苦蒿
- 保山附片
- 龙脷叶
- 八楞木
- 八宝镇心丹
- 伯乐树
- 紫香薷
- 重楼
- 纵条肌海葵
- 苎麻花
- 庵 (艹闾)
- 詹糖香
- 艾虎脑
- 八楞麻
- 叶象花
- 埃蕾
- 转心莲
- 阿氏蒿
- 矮陀陀
- 艾麻草
- 山核桃皮
- 八月瓜
- 凹朴皮
- 阿魏
- 蟅虫
- 八仙过海
- 一口红
- 安龙香科科
- 紫革耳
- 矮人陀
- 八月札
- 八股绳
- 海星
- 酢浆草
- 篦梳剑
- 小寸金黄
- 茱卷皮
- 伴蛇莲
- 八宝茶
- 錾菜
- 自消容
- 凹头苋
- 八角乌
- 毛黄连
- 艾虎
- 阿里红
- 鲨鱼胆
- 八仙草
- 八哥
- 阿魏侧耳
- 八节毛
- 火殃簕
- 自然铜
- 长毛柃叶
- 安徽小檗
- 鹌鹑
- 自来血
- 雉
- 鹿筋
- 自扣草
- 蒸饼
- 蚱蜢
- 雉尾
- 八角枫
- 白苏子油
- 不灰木
- 追骨风
- 仰天钟根
- 紫铜矿
- 暗鳞鳞毛蕨
- 紫金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