楮实子
《中国药典》:楮实子
拼音注音
Chǔ Shí Zǐ
英文名
FRUCTUS BROUSSONETIAE
来源
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(L.) Vent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洗净,晒干,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。
形状
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圆形,稍扁,直径约1.5mm。表面红棕色,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,一侧有棱,一侧有凹沟,有的具果梗。质硬而脆,易压碎。胚乳类白色,富油性。无臭,味淡。
性味
甘,寒。
鉴别
本品粉末红棕色。果皮栅状细胞壁黏液化,残存具细齿状的条纹增厚部分,形似细芒。含晶厚壁细胞成片,棕黄色,表面观类多角形,内含草酸钙簇晶;断面观类长方形,内壁极厚,胞腔偏靠外侧,簇晶矩圆形。内果皮厚壁细胞甚扁平,常多层重叠,界限不清。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,壁略呈连珠状增厚,非木化,胞腔内含黄棕色物。
归经
归肝、肾经。
功能主治
补肾清肝,明目,利尿。用于腰膝酸软,虚劳骨蒸,头晕目昏,目生翳膜,水肿胀满。
用法用量
6~12g。
贮藏
置干燥处,防蛀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明参
- 草血竭
- 残槁蔃
- 秤钩风
- 穿石藤
- 臭冷杉
- 莿(木冬)
- 朝鲜崖柏
- 蛏壳
- 楮头红
- 秤杆草
- 粗皮松萝
- 苍白秤钩风
- 草蚂蚱莲
- 川防风
- 藏茴香
- 楮树白皮
- 宜梧
- 糙叶五加
- 翅柄蓼
- 臭菘
- 草地黄芩
- 椿白皮
- 茶油
- 草蜘蛛
- 莼菜
- 脆骨风
- 草本三角枫
- 草金杉
- 葱白
- 蝉翼藤
- 常山
- 常春油麻藤
- 豉虫
- 粗皮蛙
- 臭茉莉叶
- 崇澍蕨
- 雪猪肉
- 粗叶悬钩子
- 臭李皮
- 杨梅根
- 臭黄荆
- 沉香
- 粗叶木
- 粗榧子
- 翅子木
- 臭牡丹
- 臭牡丹根
- 臭黄荆叶
- 常春卫矛
- 慈竹气笋
- 豉汁
- 粗叶卷柏
- 粗榧枝叶
- 臭常山
- 茶子心
- 彩斑桑勒草
- 春花木
- 称星蛇
- 粗毛蹄盖蕨
- 粗黄草
- 茶子饼
- 草灵芝
- 草石蚕
- 柽柳
- 簇生卷耳
- 粗糙凤尾蕨
- 翅柄铁线蕨
- 臭梧桐根
- 臭苜蓿根
- 臭茉莉
- 峨眉紫金牛
- 驴打滚草
- 出山虎
- 黄荆
- 草龙根
- 粗茎罗锅底
- 草本威灵仙
- 臭威灵
- 臭藿香
- 茺蔚子
- 草独活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粗榧根
- 臭节草根
- 草苁蓉
- 藏菌陈
- 臭灵丹
- 臭节草
- 臭黄荆子
- 金花菜
- 芋
- 青海鸢尾子
- 大臭黄荆
- 鳖脂
- 白果
- 红芋
- 海南虎皮楠
- 山乌桕叶
- 白蓝翠雀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