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梨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梨子
拼音注音
Cì Lí Zǐ
别名
文光果、刺槟榔果、木梨子、缫丝花
来源
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.,以根及果入药。夏季采果,秋季挖根,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酸、涩,平。
功能主治
根:消食健脾,收敛止泻。用于食积腹胀,痢疾,肠炎,自汗盗汗,遗精,白带,月经过多,痔疮出血。
果:解暑,消食。治维生素C缺乏症。
用法用量
根0.5~2两。果3~5个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庐山石韦
- 披针骨牌蕨
- 天竺黄
- 琼枝
- 黄荆叶
- 川乌
- 苏木蓝
- 小金钱草
- 虾蟆脑
- 羊胎
- 翅卫矛
- 帕梯
- 过路惊
- 片鸡尾草
- 网脉旋蒴苣苔
- 乔木紫珠
- 鳞始蕨
- 桉油
- 大尾摇
- 关木通
- 虫实
- 栾樨
- 鸡肝散
- 长白楤木
- 木瓜枝
- 赤茯苓
- 臭冷杉
- 美丽胡枝子花
- 橘核
- 鸊鷉
- 蛇附子
- 北豆根
- 老鸦胆叶
- 鸨油
- 黄花夹竹桃叶
- 蝼蛄
- 金钟茵陈
- 白金果榄
- 松花
- 黄楝树
- 土附
- 龟肉
- 九连灯
- 半边钱
- 东北卫矛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新塔花
- 双参
- 绣线菊
- 黄花夹竹桃
- 蕨
- 庵 (艹闾)子
- 干檀香
- 小叶买麻藤
- 红椋子
- 痰火草
- 腊梅
- 鹅内金
- 千解草
- 落葵
- 滇瑞香
- 慈竹气笋
- 小罗伞
- 叶下花
- 砂仁花
- 广玉兰
- 梓菌
- 茯神木
- 乌桕木根皮
- 酸果藤
- 竹林消
- 山羊角
- 海蚯蚓
- 车前草
- 扭筋草
- 清香桂
- 雀卵
- 冲天果
- 山橘
- 川楝子
- 云南莲座蕨
- 姜三七
- 光风轮菜
- 烟管蓟
- 山油麻
- 伤寒草
- 广金钱草
- 刺玫
- 大蛇药
- 冬瓜
- 华无柱兰
- 小牛肝菌
- 大避债蛾
- 九仙草
- 玳玳花
- 女金芦
- 白子菜
- 桤木
- 玉溪天仙藤
- 野拔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