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南舌蕨
《中华本草》:华南舌蕨
拼音注音
Huá Nán Shé Jué
别名
小儿群
英文名
South China Elaphoglossum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phoglossum yoshinagae (Yatabe) Makino[Acrostichum yoshinagae Yatabe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去须根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-30cm。根茎短,横生或斜升,顶部连同叶柄下部密被淡棕色、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大鳞片,边缘有睫毛。叶近生,二型;营养叶有短柄,长1-5cm;叶片革质,肥厚,披针表,长15-30cm,中部宽3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并下延于叶柄,全缘,两面疏被淡棕褐购、不规则分裂的纤维状小鳞片,中部以下常较密;中脉两面宽而平坦,侧脉多数,1-2次分叉;孢子叶柄长7-15cm;叶片小而狭。孢子囊群沿侧脉着生,成熟时满布于叶背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900m的林下溪谷阴湿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苦;凉;辛
归经
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主小便淋涩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图经》:小儿群生施州。丛高-尺以来,春夏生苗叶,无花,冬至而枯。2.《新华本草纲要》根:味苦,性凉。用于淋病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侧耳
- 黄柏
- 山棯根
- 大花卫矛
- 牛脾
- 脆蛇
- 吕宋果
- 豆包菌
- 人指甲
- 山桂花
- 蚌兰叶
- 纵条肌海葵
- 叶上珠
- 云南小膜盖蕨
- 石燕
- 白药子
- 香槐
- 灰钉
- 马缨花
- 岩莴苣
- 芋头
- 皱叶变豆菜
- 白土茯苓
- 莱菔缨
- 细芦子藤
- 山橙
- 美脉藁本
- 野海椒
- 箭杆七
- 大脚菇
- 五爪龙
- 山蛩虫
- 梧桐
- 川鄂山茱萸
- 核子木
- 野竹兰
- 泡桐叶
- 吹火筒
- 越橘果
- 天仙果
- 里白
- 石南
- 牛角三七
- 丁香枝
- 天目木姜叶
- 羊胰
- 消毒药
- 海木
- 南方红豆杉
- 四方麻
- 白檀
- 砗磲
- 丛毛榕
- 川山橙果
- 夏枯草露
- 粉叶地锦
- 麻黄根
- 石香葇
- 闹狗药
- 毛蕨根
- 降香
- 麻花
- 鳙鱼
- 勒马回
- 紫铜矿
- 人参
- 走边疆
- 蜘蛛香
- 冲天果
- 硬九子连环草
- 古山龙
- 水茄冬叶
- 川木通
- 三加花
- 丁锅树叶
- 蓝茶
- 法罗海
- 蜘蛛抱蛋
- 鲜地黄
- 十大功劳
- 扁豆衣
- 艾虎脑
- 白松塔
- 波罗蜜叶
- 斑茅花
- 鹿茸
- 羊肚
- 蒲黄滓
- 胆木
- 家独行菜
- 凤尾搜山虎
- 砒霜
- 水龙
- 小败火草
- 落葵
- 蝙蝠藤
- 钟乳石
- 莨菪
- 走茎丹参
- 鼋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