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榆果
《中华本草》:水榆果
拼音注音
Shuǐ Yú Guǒ
别名
糯米珠
英文名
Fruit of Densehead Mountainash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水榆花楸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rbus alnifolia (Sieb. Et ucc.)K .Koch[Micromeles alnifolia Koehne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。
原形态
水榆花楸 乔木,高达20m。小枝圆柱形,具灰白色皮孔,幼时微具柔毛,二年生枝暗红褐色,老枝暗灰褐色,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.5-3cm;叶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,长5-10cm,宽3-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不整齐尖锐重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沿中脉和侧脉上微具短柔毛,侧脉6-14对,直达叶边刺尖。复伞房花序较疏松,具花6-25朵,总花梗和花梗具稀疏柔毛;花梗长6-12mm;花白色,直径10-14mm;萼筒钟状,萼片三角形,内面密被白色绒毛;花瓣卵形或近圆形;雄蕊20,突出;子房下位,花柱2。果实椭圆形或卵形,直径7-10mm,长10-13mm,红色或黄色。花期5月,果期8-9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温凉潮湿环境,耐寒。宜选择微酸性土壤栽培。[br]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,育苗移植法。10-11月,采摘成熟果实,除去果肉,洗净种子,晾干。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,将经过沙藏处理的种子,按行距15-20cm开沟,沟深4-5cm,每隔5cm播1颗种子,播后覆土,浇水,用稻草覆盖畦面,保温。出苗后培育1-2年可出圃定植。定植时按行株距3m左右挖穴,正方形配置,植穴径宽约40-50cm,深30cm,栽后填土,踩紧,淋水。[br]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,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、浇水、追肥及补苗。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2-3次,追肥2次。冬季或春季萌芽前,剪去病虫枝、过密枝和细弱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300m的山坡、山沟或山顶混交林或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脾;肝
功能主治
养血补虚。主血虚萎黄,劳倦乏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0-150g。
各家论述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治血虚芳倦,四至五两,加黄酒,水煎,早晚分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水榆果
拼音注音
Shuǐ Yú Guǒ
别名
糯米珠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蔷薇种植物水榆花楸的果实。
原形态
水榆花楸,又名:枫榆、千筋树、黄山榆、水榆。
落叶乔木,高5~20米。树皮光滑,灰色;小枝无毛或稍有柔毛,亦褐色。单叶互生;质薄或略为草质;卵形至椭圆状卵形,长3~10厘米,先端短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不整齐单锯齿或重锯齿,上面无毛,暗绿色,下面光滑或稍有柔毛,侧脉6~13对;托叶披针形。花序伞房状,疏生,有花6~25朵,花托具柔毛;萼片5;花瓣5,白色;雄蕊多数,突出;子房下位,花柱通常为2。梨果稍圆形,红黄色,直径7~10毫米;具长柄。花期4~5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较阴湿的山谷、杂木林或石缝中。分布浙扛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。
功能主治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血虚劳倦,四至五两,加黄酒,水煎,早晚分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金发藓
- 大叶樱叶
- 叉歧繁缕
- 水百合
- 单根木
- 大砂仁
- 鲜地黄
- 葱汁
- 大发表
- 牌楼七
- 卷柏
- 赤沙糖
- 天韭
- 千里找根
- 野苋子
- 葱白
- 红接骨草
- 赤茯苓
- 打碗花
- 红花点地梅
- 绿花独活
- 老婆子针线
- 猴头菌
- 草菇
- 锅粑
- 辽东栎皮
- 白云瓜
- 安胎药
- 草乌叶
- 紫楠叶
- 点地梅
- 小三棵针
- 大叶沿阶草
- 省雀花
- 光梗丝石竹
- 石南实
- 海鹞鱼齿
- 茯神木
- 狐心
- 石吊兰
- 牛胆参
- 吉龙草
- 帕梯
- 藤梨根
- 轮叶八宝
- 神曲
- 泡桐根
- 黄泥菜
- 盾叶唐松草
- 麻蕡
- 海虾
- 小叶金花草
- 河鲀鱼
- 苍耳花
- 菠萝根叶
- 芝麻菜
- 布荆
- 茨菇草
- 毛稔
- 山苦荬
- 兴木蒂那布
- 鳟鱼
- 菠萝皮
- 黄珠子草
- 披针骨牌蕨
- 山郎木叶
- 草血竭
- 叩头虫
- 华凤仙
- 丰花草
- 霸王根
- 吕宋楸毛
- 泡桐树皮
- 厚叶素馨
- 竹(鼠留)子油
- 华千金藤
- 四角蒲桃
- 貒骨
- 片鸡尾草
- 冰草白穗
- 湖瓜草
- 南五味子
- 秃叶红豆树
- 西南小阴地蕨
- 椬梧
- 透骨香根
- 鲱鱼
- 小叶寄树兰
- 九节菖蒲
- 雷丸
- 绒毛粉背蕨
- 云南莲座蕨
- 蒲桃
- 苦楝皮
- 虫实
- 山麦冬
- 牡荆子
- 苦石莲
- 黑龙串筋
- 莲子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