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独活
《中华本草》:白独活
拼音注音
Bái Dú Huó
别名
独活、朱噶尔、法洛海、白羌活、藏当归、香白芷、骚独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racleum candicans Wall.ex DC.采收和储藏:4-10月采挖,去其茎地及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白亮独活,多年生草本,高1-1.5m。全株密被白色绒毛或柔毛。根圆柱形,下部分枝,棕黄色,粗大。茎直立,中空,有棱槽,上部多分枝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叶柄长10-15cm,叶片轮廓为宽卵形至长椭圆形,长15-30cm,一至二回羽状分裂,末回裂片长卵形,长4-7cm,宽2-4.5cm,羽状浅裂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,下面密被灰白色软毛或绒毛;茎上部叶有宽叶鞘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总花梗长15-30cm,有柔毛;总苞片1-3,线形;伞辐24-40,具白色柔毛;小总苞片少数,线形;每小伞形花序有花约25朵,花白色;花瓣二型;萼齿极细小;花柱基短圆锥状。果实倒卵形,长5-8mm,宽4-6mm,侧棱有宽翅,每枝槽中有油管1,长度为分果长度的2/3,合生面油管2,胚乳腹面平直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4200m山坡、林下、灌丛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及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含柑内酯(bergapten),独活内酯(heraclenin),独活属醇(heraclenol),异茴芹香豆精(isopimpinellin),花椒毒素(xanthotoxin),软木花椒素(suberosin),欧前胡内酯(imperatorin),8-牛狼醇基补骨脂素(8-geranyloxypsoralen),白芷素(angelicin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根中还含叔-O-甲基独活属醇(tert-O-methylheraclenol),异独活内酯(isoheraclenin),花椒毒酚(xanthotoxol)和牛防风素(sphondin)。[br]新鲜与成熟的种子中分别含有0.65%、0.82%的挥发油,两者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:已酸龙脑酯(bornyl acetate),乙酸戊酯(amyl acetate),戊酸忆酯(hexyl pentanoate),已酸已酯(hexyl caproate),异戊酸正丁酯(n-Bu isovalerate),异丁酸正已酯(n-hexyl isobutyrate),乙酸辛酯(octyl acetate)等。[br]此外,白独活中沿含-O-β葡萄糖基独活属醇(tert-O-βglucosyl heraclenol),补骨脂素(psoralence)和白亮独活素(candicanin)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散风止咳;除湿止痛。主感冒;咳嗽;头痛;牙痛;风湿痹痛;麻风;风湿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;或沁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果小檗
- 小朝天罐
- 铜绿
- 蛇不见
- 猴楠
- 无患子皮
- 苦芺
- 屎咕咕
- 千年艾
- 莲生桂子草根
- 枫香树皮
- 水毛花根
- 橙子皮
- 大五爪金龙
- 大麦
- 糕菜
- 铁
- 红皮
- 景天花
- 黑鹅脚板
- 八月瓜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穿破石
- 凤尾蕉叶
- 岗梅叶
- 朱蕉
- 刺菱根
- 箬蒂
- 蓝花子
- 大皂角
- 红杉皮
- 崖棕根
- 香构
- 五指毛桃根
- 苦葵鸦葱
- 木锥花
- 刺五加
- 龙珠子
- 白升麻
- 垂果南芥
- 栝楼
- 鬼臼叶
- 木天蓼
- 漆树木心
- 小叶双眼龙
- 麻油
- 大接骨丹
- 大叶马尾连
- 石莼
- 凉粉藤
- 披针叶兔耳风
- 寄马桩
- 鸦片
- 海松子
- 小金挖耳
- 鳢鱼血
- 火殃簕
- 小倒钩藤
- 空青
- 苦油木
- 黄粱米
- 壶卢子
- 三叶金锦香
- 珠子参
- 蜇砂
- 桑椹酒
- 长杆兰
- 锅焦
- 丝瓜花
- 太白鹿角
- 百尾笋
- 金耳环
- 蚕豆
- 骨螺
- 石腊红
- 树茭瓜
- 水莲沙
- 石芫茜
- 葎草根
- 滇丹参
- 大叶黄杨根
- 金钟花
- 槐根
- 白花菜子
- 偏翅唐松草根
- 厚朴花
- 甘蔗
- 黄芩子
- 柿
- 云实根
- 鸡冠子
- 野海棠
- 猫胞衣
- 蘽根
- 乌桕叶
- 白枪杆根
- 蔷薇枝
- 黄草乌
- 崇澍蕨
- 河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