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木
《中华本草》:白木
拼音注音
Bái Mù
别名
野黄皮、鸡卵黄、小柑、小郎伞、搽散、野辣椒。
英文名
rhizome of Largehead Atractylodes, Falcate Micromelum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cromelum falcatum (Lour.)Tanaka [Aulasia falcatum Lour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叶鲜用。
原形态
大管 小乔木,高1-3m。小枝、叶柄、叶脉、花轴及花枝等均被扩展的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柄长3-7mm;小叶片5-11,互生,镰刀状披针形,长4-7cm,宽1.8-3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或钝斜,极不对称,边缘具疏锯齿。伞房圆锥花序,顶生;萼片5,广三角形,长不及1mm;花瓣5,白色,长圆形,长4mm,外面被毛;雄蕊10,长短互间,长约与花瓣等长;子房上位,近球形,被长毛,5室,柱头头状。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约1cm,厚约7mm,成熟时黄色或朱红色,表面有腺点;有种子1-2颗。花期12月至翌年4月,果期2-4月(也有在10月前后开花,翌年4-5月果熟)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、丛林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白木根含吲哚生物碱月橘碱(yuehchukene),卡巴唑生物碱5,6-吡喃山小橘灵(5,6-pyranoglycozoline);又含香豆精化合物小芸木宁(micromelin),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(phebalosin),九里香乙素(murpanidin)。
性味
辛;苦;性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活血行气;散瘀止痛。主胸痹;跌打肿痛;骨折;扭伤;风湿痹痛;候痛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根9-15g,6-12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酒炒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驳骨,消肿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肿痛,骨折,风湿骨痛。2.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散瘀行气,活血。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治跌打内伤,喉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白木
拼音注音
Bái Mù
别名
野黄皮、鸡卵黄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,小柑、小郎伞、搽散、野辣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根皮。
原形态
小乔木,高1~3米,小枝、叶柄、叶脉、花轴及花枝等均被扩展的短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;小叶5~11,互生,具柄,镰刀状披针形,长4~7厘米,宽1.8~3厘米,先端尖,基部圆或钝斜,极不对称,边缘具疏齿。伞房圆锥花序顶生;花小而多,白色;萼片5,长不及1毫米;花瓣5,长圆形,长约4毫米,外面被毛;雄蕊10,长短互间,花药广椭圆形;子房被长毛,5室,柱头头状。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约1厘米,成熟时黄色或朱红色,表面有腺点;种子1~2粒。花期12月至翌年4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旷野,丛林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辛,凉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辛,温。"
②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"微苦辛,凉。"
功能主治
治跌打肿痛,骨折,扭伤,风湿痛,喉痛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驳骨,消肿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肿痛,骨折,风湿骨痛。"
②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:"散瘀行气,活血。"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跌打内伤,喉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酒炒敷。
复方
①治胸痹,跌打扭伤:大管干根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②治感冒,毒蛇咬伤:大管叶二至四钱,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檀香
- 白粉蝶
- 紫玉簪
- 白杨树
- 白梅
- 白皮柯
- 变叶胡椒
- 白托柄菇
- 紫花鱼灯草
- 白柳
- 白背小报春
- 斑楮头红
- 白果根
- 苔垢菜
- 紫茉莉
- 紫荆根皮
- 白八角莲
- 獭四足
- 八角枫花
- 白花甜蜜蜜
- 白花菜根
- 杯苋
- 杯苋根
- 紫弹树根皮
- 紫花一炷香
- 白榄根
- 白淋草
- 斑叶兰根
- 白云瓜叶
- 紫荆皮
- 柄果槲寄生
- 紫泡
- 糖橘红
- 白果紫草
- 豚卵
- 紫藤子
- 白叶刺根
- 白山苔
- 白扁豆
- 白扁豆皮
- 白牛膝
- 桃花
- 菟丝
- 白杨叶
- 白活麻
- 桃南瓜
- 白克马叶
- 紫弹树
- 紫弹树枝
- 紫燕草
- 白术
- 白猪母菜
- 白芍
- 紫茉莉根
- 斑地锦
- 獭肝
- 白头翁
- 紫花地丁
- 紫草茸
- 巴掌草
- 巴旦杏仁
- 粘毛鼠尾草
- 白线薯
- 白花果
- 白云花根
- 白枪杆根
- 半春莲
- 巴豆
- 条叶垂头菊
- 紫玉簪根
- 冰草根
- 白猪鼻孔
- 巴茅根
- 粽粑叶
- 桐油
- 甜叶菊
- 甜茶
- 壁虎
- 紫云英
- 紫弹树叶
- 白屈菜根
- 紫茎
- 巴豆壳
- 柄马勃
- 田菁
- 北细辛
- 巴豆树根
- 桃树胶
- 獭皮毛
- 白地紫菀
- 北鹤虱
- 白背叶根
- 桃叶蓼
- 紫茉莉叶
- 紫薇
- 柏勒儿茶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半把伞
- 斑竹花
- 调羹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