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蹄实
《中华本草》:羊蹄实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Shí
别名
金荞麦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Rumex japonicus Houtt.2.Rumex nepalensis Spreng.采收和储藏: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。
原形态
1.多年生草本,高60-100cm。根粗大,断面黄色。茎直立,通常不分枝。单叶互生,具柄;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基生叶较大,长16-22cm,宽4-9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至微心形,边缘微状波皱褶。总状花序顶生,每节花簇略下垂;花两性,花被片6,淡绿色,外轮3片展开,内轮3片成果被;果被广卵形,有明显的网纹,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,其表面有细网纹,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;雄蕊6,成3对;子房具棱,1室,1胚珠,花柱3,柱头细裂。瘦果宽卵形,有3棱,先端尖,角棱锐利,长约2mm,黑褐色,光亮。花期4月,果期5月。2.本品与羊蹄的区别在于:叶片卵状长圆形,下部较宽,先端急尖或钝尖,基部心形或近圆形,两面的叶脉及叶缘均被白色短毛;结果时增大的内花被边缘具7-10对针刺,针刺先瑞呈钩状弯曲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野、路旁、湿地。2.生于沟谷、河岸及湿地。资源分布:1.分布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各地。2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瘦果宽卵形,有3棱,为增大的内轮花被所包。花被宽卵状心形,长5mm,宽6mm,边缘有锯齿,各具一卵形小瘤。干燥的果实表面棕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性味
苦;性平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通便。主赤白痢疾;漏下;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各家论述
1.《唐本草》:主赤白杂痢。2.《纲目》:治妇人血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羊蹄实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Shí
别名
金荞麦(《本草衍义》)。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果实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羊蹄"条。
性味
《唐本草》:"味苦涩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唐本草》:"主赤白杂痢。"
②《纲目》:"治妇人血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粉团花根
- 凤丫草
- 番荔枝根
- 凤眼果树皮
- 芙蓉菊根
- 软骨过山龙
- 佛葵
- 福参
- 腐卑
- 樗叶
- 狐头
- 鹅涎
- 榧子
- 发菜
- 粉防己
- 峨眉观音座莲
- 芋儿七
- 浮海石
- 羊屎果
- 榧花
- 凫肉
- 鹅掌揪根
- 鹅掌楸根
- 凤庆鸡血藤
- 番薯
- 蜂毒
- 木莲
- 猫肉
- 雀麦
- 狐四足
- 蜂蜜
- 茄花
- 佛手
- 扶桑
- 峨参叶
- 峨三七
- 柴胡叶链荚豆
- 毛叶白粉藤根
- 滇南杭子梢
- 慈乌胆
- 方蟹
- 白鹇
- 佛杜树
- 地浆
- 鸡娃草
- 福参叶
- 紫楠叶
- 蝮蛇骨
- 分枝火绒草
- 佛指甲
- 芙蓉根
- 翻天红
- 鹅掌楸
- 粉团花
- 峨山草乌
- 藤黄连
- 凤眼果根
- 老虎须
- 鄂豆根
- 楮茎
- 土桂皮
- 山慈菇叶
- 方榄
- 羊蹄暗消
- 腐巴
- 玉蝉花
- 橙子
- 枫树
- 鹅骨梢
- 栲栗叶
- 血桐
- 香唐松草
- 燕麦草
- 浮石
- 台湾千金藤
- 红果冬青根
- 黑皮青木香
- 佛手花
- 辣椒叶
- 鹅观草
- 番泻叶
- 砗磲肉
- 法罗海
- 鸡爪竻
- 田菁
- 粉菝葜
- 芸香草
- 蝮蛇脂
- 玉溪天仙藤
- 凤仙
- 伏牛花
- 柽柳
- 榧枝叶
- 鸡爪七
- 蝮蛇胆
- 榧根皮
- 粉萆薢
- 饿蚂蝗
- 锦地罗
- 蜂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