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蹄实
《中华本草》:羊蹄实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Shí
别名
金荞麦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Rumex japonicus Houtt.2.Rumex nepalensis Spreng.采收和储藏: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。
原形态
1.多年生草本,高60-100cm。根粗大,断面黄色。茎直立,通常不分枝。单叶互生,具柄;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基生叶较大,长16-22cm,宽4-9cm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至微心形,边缘微状波皱褶。总状花序顶生,每节花簇略下垂;花两性,花被片6,淡绿色,外轮3片展开,内轮3片成果被;果被广卵形,有明显的网纹,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状突起,其表面有细网纹,边缘具不整齐的微齿;雄蕊6,成3对;子房具棱,1室,1胚珠,花柱3,柱头细裂。瘦果宽卵形,有3棱,先端尖,角棱锐利,长约2mm,黑褐色,光亮。花期4月,果期5月。2.本品与羊蹄的区别在于:叶片卵状长圆形,下部较宽,先端急尖或钝尖,基部心形或近圆形,两面的叶脉及叶缘均被白色短毛;结果时增大的内花被边缘具7-10对针刺,针刺先瑞呈钩状弯曲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野、路旁、湿地。2.生于沟谷、河岸及湿地。资源分布:1.分布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各地。2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瘦果宽卵形,有3棱,为增大的内轮花被所包。花被宽卵状心形,长5mm,宽6mm,边缘有锯齿,各具一卵形小瘤。干燥的果实表面棕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性味
苦;性平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通便。主赤白痢疾;漏下;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各家论述
1.《唐本草》:主赤白杂痢。2.《纲目》:治妇人血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羊蹄实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Shí
别名
金荞麦(《本草衍义》)。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果实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羊蹄"条。
性味
《唐本草》:"味苦涩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唐本草》:"主赤白杂痢。"
②《纲目》:"治妇人血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华西小石积
- 胭脂花
- 蘡薁根
- 羊踯躅根
- 粉绿藤
- 紫筒草根
- 金线风
- 下冈哇
- 细叶泥炭藓
- 震天雷
- 省雀花
- 鲤鱼皮
- 华南舌蕨
- 长管香茶菜
- 穿心莲
- 倒吊蜡烛
- 青药
- 洋葱
- 盐蛇
- 玉珊瑚根
- 玉米轴
- 盐蒿
- 禹粮土
- 羊奶子
- 燕子尾
- 盐肤木根皮
- 粤万年青
- 罂粟
- 牙疳药
- 玉米须
- 盐匏藤
- 玉米
- 眼睛草
- 硬水黄连
- 洋鸭
- 盐肤木
- 淫羊藿
- 羊吊钟
- 牙痈草
- 玉簪叶
- 硬枝黑锁梅
- 玉蜀黍苞片
- 盐肤木皮
- 盐酸树
- 硬叶吊兰
- 玉屑
- 圆叶母草
- 荠宁
- 蕨
- 匙羹藤
- 割舌罗
- 洋金花
- 玉蝉花
- 盐肤木根
- 玉蜀黍
- 玉蜀黍叶
- 老虎须
- 烟胶
- 玉兰花
- 玉米花
- 疣果冷水花
- 眼镜蛇
- 硬叶女娄菜
- 硬质早熟禾
- 驴断肠
- 芒种花
- 云南冻青叶
- 小红柳根
- 豇豆叶
- 硬骨凌霄
- 硬皮褐层孔菌
- 硬皮马勃
- 盐麸叶
- 眼子菜
- 缘毛筋骨草
- 益智
- 洋草果
- 玉芙蓉
- 玉米黑粉
- 瘿花香茶菜
- 盐麸树白皮
- 缘桑螺
- 玉带海雕
- 盐麸根白皮
- 燕窠土
- 玉竹
- 玉带根
- 玉山芎穷
- 益智仁
- 玉帘
- 焰爵床
- 禹余粮
- 盐肤子
- 禹白附
- 玉铃花
- 烟草
- 硬飘拂草
- 黄接骨丹
- 野洋烟根
- 毛花洋地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