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霜
《中华本草》:石霜
拼音注音
Shí Shuānɡ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的叶状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coblastus alpinus (Fr.)Kernst.采收和储藏:6-7月于雨后或小雨天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叶状体灰白色,颗粒状,紧贴于基质上,外观似沉积物。子囊盘黑色,圆盘状,直径1-2mm;侧丝不分枝,紧密排列,子囊长椭圆形,内有1个孢子,孢子无色,椭 圆形,1室,壁厚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苦;微涩;性平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止血;敛疮;涩精。主外伤出血;烫火伤;梦遗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霜
拼音注音
Shí Shuānɡ
来源
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(Fr.)Kernst.,以叶状体入药。夏季雨后或小雨天采收,去杂质,晒干。
性味
苦、微涩,平。
功能主治
止血,消炎,镇痛,涩精。用于梦遗。外用治外伤出血,烧烫伤。
用法用量
1~2钱。外用适量,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石霜
拼音注音
Shí Shuānɡ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网衣科植物高山黑红衣的全体。6~7月于雨后采收,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地衣体灰白色,颗粒状,紧贴在基质上,外表似沉积物。子器黑色,圆盘状,直径1~2毫米;子囊下层无色;侧丝不分枝,紧密排列;子囊长椭圆形;孢子1个,无色,1室,椭圆形,壁厚。
生境分布
生于岩石上。
性味
味苦微涩,性平。
功能主治
止血,消炎,镇痛,涩精。治外伤出血,烫火伤,梦遗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研末敷。
复方
①治外伤出血:石霜三钱,太白三七二钱,共研细粉,撒敷患处。
②治烫火伤:石霜适量,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伤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柑子
- 石长生
- 灰藋子
- 石荠苎
- 滑石粉
- 火秧竻
- 石草鞋
- 石榴叶
- 石蝴蝶
- 海鹞鱼胆
- 海金沙
- 海雹菜
- 海马
- 火腿
- 狐头
- 湖瓜草
- 灰菜
- 石栗
- 猴闼子
- 石腊红
- 猴楠
- 湖北地黄
- 灰钉
- 江蓠
- 石壁莲
- 石榴根
- 石胆草
- 石刁柏
- 石苁蓉
- 石夹生
- 海门冬
- 石斛
- 菖蒲叶
- 石燕
- 石蔓藤
- 湖广草
- 火焰子
- 杨梅根
- 石珠
- 灰毛婆婆纳
- 火炮草果
- 石荠宁
- 石榴皮
- 石筋草
- 石菖蒲花
- 石上开花
- 猴樟果
- 火油草
- 石楠叶
- 滑石
- 湖北海棠
- 葎草根
- 猴樟
- 石油菜
- 石豆瓣
- 石上瓜子菜
- 滑叶木通
- 石榴花
- 海虾壳
- 火索麻
- 黄花蔷薇
- 海螵蛸
- 石凤丹
- 灰栒子
- 石地钱
- 石斛露
- 猴头菌
- 石瓜子莲
- 石羊菜
- 石上柏
- 石决明
- 石枣子
- 石蟹
- 湖北贝母
- 石帆
- 石椒草
- 石斑鱼
- 石花菜
- 石上莲
- 海龟
- 地皮风
- 大乌泡根
- 肝风草
- 秧青
- 寄生藤
- 见血清
- 柞木枝
- 丢了棒
- 降真香
- 金银花
- 石榴根皮
- 石蜐
- 枳壳
- 石腊竹
- 金花菜
- 金精石
- 海蜇皮
- 独叶一枝花
- 柔软石韦
- 胡桃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