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山虎
《中华本草》:出山虎
拼音注音
Chū Shān Hǔ
别名
边耳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ophila herbacea (L.) 0.Kuntze[G.reniformisD.Den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爱地草 多年生匍匐草本。茎长达30cm,被微柔毛,节上生根。叶对生;叶柄长1-5cm,被广展的短柔毛;托叶长1-2mm,阔卵形;叶肾形或近圆形,直径1-2(-3)cm,先端圆形,基部心形,两面近无毛,掌状脉5-7条,膜质。花单生或2-3朵排成伞形花序;总花梗长1-4cm,无毛或被短柔毛;苞片长约3mm;花萼近倒卵状,萼筒长约2-3mm,顶部4裂,裂片长2-2.5mm,线状披针形;花白色,花冠管狭,长约8mm,顶部4裂,裂片披针形,长约3mm,外展;花丝短,花药内藏;柱头2浅裂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4-6mm,平滑,成熟时红色,具宿存花萼;小核之个,平凸状,腹部平滑,背面有横皱纹和肋状突起。花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林中潮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
性味
苦;辛;微寒
功能主治
消肿排脓;散瘀止痛。主痈疽肿毒;跌打伤痛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,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胡桃叶
- 沙地柏
- 一匹绸
- 红花龙胆
- 红蒿枝
- 垂丝卫矛果
- 三加皮
- 红花青藤
- 蛇不见
- 红水芋
- 虾蟆胆
- 狐狸尾
- 狮子尾
- 海虾壳
- 黄桷树根疙瘩
- 桦革裥菌
- 红毛悬钩子
- 黄山梅
- 石霜
- 石面枇杷
- 红千层
- 红靛
- 猴枣
- 胜红蓟
- 野核桃仁
- 棕叶芦
- 刺人参
- 一口红
- 羽叶丁香
- 芋梗
- 药绿柴
- 黄毛岩白菜
- 水杨柳
- 江南地不容
- 花木通
- 胡桃青皮
- 云南蕊木
- 红黑二丸
- 水榆
- 厚皮香
- 水蛇皮
- 药用小阴地蕨
- 禾秆蹄盖蕨
- 山海螺
- 香水塔花
- 百舌鸟
- 紫菀
- 樟树果
- 荠菜花
- 红帽顶
- 云南小膜盖蕨
- 卤碱
- 黄水枝
- 海南粗榧
- 水杨木白皮
- 浙江过路黄
- 山峰西番莲
- 地胆
- 叉枝鸦葱
- 黄心果
- 黄水芋草
- 苦豆根
- 岗柃叶
- 人面子叶
- 大皮消
- 白辣蓼
- 蝶兰
- 鸡卵草
- 狗齿
- 青羊肝
- 箭杆风
- 黄花夹竹桃叶
- 头顶一支花
- 云南红豆蔻果
- 翡翠
- 大苞甲跖草
- 咳嗽草
- 代赭石
- 金草
- 木瓜核
- 倒钩刺
- 大狼毒
- 大红袍
- 番石榴根
- 大红菇
- 米皮糠
- 金线鱼
- 火炭母
- 金边莲
- 感应草
- 东北雷公藤
- 大茶根
- 桂树根
- 刀豆
- 香石藤叶
- 栝楼子
- 刀豆壳
- 伏龙肝
- 天泡子
- 大黑头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