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鮡肉
《中华本草》:藏鮡肉
拼音注音
Cánɡ Zhào Ròu
英文名
Drymoglossum meat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lyptosternon maculatus (Rogan)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捕捞,捕后,除去内脏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藏鮡,体延长。体裸露无鳞。侧线不明显,头平扁,眼小,侧上位。吻圆。须4对:鼻须1对且基部呈“V”型;上颌须1对,基部扩大呈“T”型,下颌须2对。口大呈弓形,下位。背鳍I,6棘刺弱。脂鳍低,位于背鳍后方,其长稍超过头;臀鳍I-II,5-6。胸鳍1-11,肉质。腹鳍1-5,圆形,不分支。尾鳍截形。背部和体侧黄绿色或灰绿色,腹部黄白色。体侧有不显着的块状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急流水中的石下和石隙间。以环节动物和幼虫为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雅鲁藏布江及其邻近的水域。
性味
味甘;淡;性平
归经
入脾、肾二经
功能主治
健脾和胃;补虚调经。主脾虚食少;消化不良;月经不调
用法用量
内服:焙干研末,适量,每日2次;或鲜肉适量,炖食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开胃健脾,消肿利水的功能。治妇女病、肠胃病、疮疖等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谷皮树
- 黄木耳
- 苍条鱼鳖
- 崖姜
- 半边钱
- 草玉梅
- 荷蒂
- 鹤脑
- 黄桷浆
- 钭叶榕
- 假蒟根
- 青海鸢尾子
- 杏子
- 歪头菜
- 朱砂
- 小虎耳草
- 山绿茶
- 台湾海棠
- 羊血
- 大叶钓樟
- 天南星
- 辣椒叶
- 止泻木
- 扁青
- 鮸鱼
- 铁牛钻石
- 木瓜枝
- 大独脚金
- 牛奶浆
- 无患树皮
- 牛目椒
- 绿玉树
- 淮通
- 杯苋根
- 仙半夏
- 水藿香
- 玉帘
- 小白鱼
- 梦花根
- 孔雀尾
- 驴脂
- 大花卫矛果
- 黄河裸裂尻鱼
- 明萼草
- 马桑树皮
- 鳜鱼胆
- 黄精叶钩吻
- 新疆香堇
- 金丝猴
- 海白石
- 兔皮毛
- 冷蕨
- 石脑油
- 鸭屎树
- 栗柄金粉蕨
- 蚕退纸
- 蚌壳草
- 刺竹茹
- 四季素馨花
- 山羊肝
- 刺芋
- 疝气草
- 黑大豆花
- 红螺塔
- 旱荷叶
- 冲天伞
- 刺花椒
- 四川澄茄子
- 槠子
- 四方藤
- 圣罗勒
- 葫芦
- 胡麻仁
- 猪血
- 花椒根
- 红粘谷子
- 水流豆
- 花生衣
- 花荵
- 苏铁叶
- 水芹菜
- 猪殃殃
- 灰藋
- 红酸杆
- 红树皮
- 刺芫荽
- 猪毛七
- 山甜茶
- 刺天茄叶
- 沙拐枣
- 刺楸树叶
- 棕树根
- 灰栒子
- 红薯细辛
- 花椒
- 山丹花
- 干饧糟
- 火腿
- 山桃树皮
- 海雹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