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流豆
《中华本草》:水流豆
拼音注音
Shuǐ Liú Dòu
别名
水流兵、水罗豆、水刀豆。
英文名
Seed of Poongaoil Pongamia
出处
出自1.《岭南采药录》。2.《广州植物志》:水流豆全植物可为催吐剂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水黄皮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ngamia pinnata (L.)Merr.[P.glabra Vent.;Cytisus pinnata L.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打下种子,晒干。
原形态
水黄皮 近常绿乔木,高8-15m。枝无毛,小枝上稍被毛,老枝密生小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,长20-25cm;小叶5-7枚,对生,近革质,卵形、阔椭圆形或长圆形,先端短渐尖,基部圆形,长5-10cm,宽4-8cm。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内,长15-20cm,花柄2-4个聚生,长5-8mm,中部以上有1对外被短柔毛的小苞片;花多数,白色或粉红色;萼钟状,长约3mm;花冠长12-14mm,旗瓣圆形,基部耳形,背面被丝毛,翼瓣长形,与旗瓣等长,龙骨瓣内弯;雄蕊10,二体,(9)+ l;子房近无柄,花柱内弯,秃净。荚果木质,长圆形,长4-5cm,宽1.5-2.5cm,顶端有短喙。种子通常1颗,肾形。花期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和河道两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水黄皮黄素(pongapin),蛋白质(protein)23.29%和油(oil)26.63%,油中含油酸(oleic acid)和亚油酸(linoleic acid)。
药理作用
水黄皮素具有微弱的抗结核杆菌(H37RV)作用。
性味
味苦;性寒;小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解毒杀虫。主风湿痹痛;癣疥;脓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《岭南采药录》:能败血,虚人勿用。不宜内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治疥癞,烧灰亦可擦癣。2.《广州植物志》:种子榨出之油,可治疥癣、脓疮及风湿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水流豆
拼音注音
Shuǐ Liú Dòu
别名
水流兵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水罗豆、水刀豆(《广东中医》5(12):556,1960)。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水流豆的种子。
原形态
水流豆,又名:野豆、水黄皮。
乔木,高8~15米,全部秃净或于小枝上稍被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长20~25厘米;小叶5~7枚,对生,近革质,卵形、阔椭圆形至矩圆形,长5~10厘米,宽4~3厘米,先端渐尖或浑圆,基部钝残浑圆。总状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内,长15~20厘米;花柄2~4个聚生,长5~8毫米,中部有小苞片2;花多数,白色或粉红色;萼钟形,长约3毫米;花冠长12~14毫米,旗瓣圆形,基部耳形,背面被丝毛,龙骨瓣内弯,钝;雄蕊10;子房近无柄,花柱内弯,秃净。荚果木质,秃净,矩圆形,长4~5厘米,宽1.5~2.5厘米,顶端有短喙;种子通常1颗,肾形。花期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水边潮汐能至之地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药理作用
水黄皮素具有微弱的抗结核杆菌作用。
性味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性大寒,有微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治疥癞,烧灰亦可擦癣。"
②《广州植物志》:"种子榨出之油,可治疥癣、脓疮及风湿症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《岭南采药录》:"能败血,虚人勿用。不宜内服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花生衣
- 花荵
- 苏铁叶
- 水芹菜
- 猪殃殃
- 灰藋
- 红酸杆
- 红树皮
- 刺芫荽
- 猪毛七
- 山甜茶
- 刺天茄叶
- 沙拐枣
- 刺楸树叶
- 棕树根
- 灰栒子
- 红薯细辛
- 花椒
- 山丹花
- 干饧糟
- 火腿
- 山桃树皮
- 海雹菜
- 红酸七
- 鹅掌金星草
- 鹰爪花根
- 石老虎
- 水芹
- 石黄连
- 倒莓子
- 水贯众
- 水木草
- 胡桃油
- 鸢脑髓
- 水韩信草
- 天生草
- 绳藻
- 沙漏芦
- 青叶丹
- 胡芦巴
- 水栀
- 红走马胎
- 大半边旗
- 水胡满
- 竹(鼠留)子油
- 二郎剑
- 黑沙蒿
- 黑老虎
- 刺天茄
- 光板猫叶草
- 铁扫竹
- 蝤蛴
- 石菖蒲花
- 鸢脑
- 香油罐
- 双花堇菜
- 蓖麻叶
- 四川苦丁茶
- 红藤蓼
- 炸腰果
- 鸭脚黄连
- 菊花黄连
- 火秧竻
- 荚蒾子
- 山楂核
- 山油麻
- 水栀叶
- 垂丝卫矛
- 胡麻花
- 山扁豆
- 荷包牡丹根
- 铁棒锤茎叶
- 刺桐花
- 核桃仁
- 狗肉
- 功劳子
- 皋芦
- 水葱
- 鹤脑
- 麻蕡
- 蛇莓根
- 颠茄草
- 苦荞麦
- 水蕨
- 云母石
- 砂仁
- 菊花脑
- 大青根
- 四季青
- 一碗泡
- 菊花叶
- 蒺藜根
- 山油柑果实
- 山珊瑚
- 刺苞南蛇藤果
- 山棯根
- 刺果卫矛
- 山稗子根
- 山乌珠叶
- 灰叶南蛇藤